槐豬也叫烏豬,在當地是有著1000多年養殖歷史的地方豬種。自古以來,上杭農村家家都有養槐豬的傳統。據了解,歷史上槐豬不僅好養,而且其肉質鮮美、細膩,一直是當地人招待貴賓的上等菜肴。
槐豬(俗稱“烏豬”)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已有上千年的飼養歷史。槐豬采取傳統飼養方法,飼養時間長,其肉質具有氨基酸含量高、含鈣高、膠質含量豐富、肌纖維細、膽固醇含量低、營養豐富、口感細嫩、香甜鮮美等優點。上杭槐豬是上杭縣優良地方品種,是農業部第一批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的豬種。
作為福建省養豬大縣之一的上杭縣,走得是生態型養豬之路。上杭儒溪槐豬肉特別有名,它以綠色健康、肉質細嫩深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由于槐豬生長緩慢,市場供應緊張,為此上杭縣有關部門采取多項措施,加快儒溪槐豬產業化發展。
上杭縣把發展規劃、審批制度、扶持政策和治污技術結合起來。他們推行雨污分離、糞尿干濕分離等技術,目前全縣已有6家豬場安裝了豬糞固液分離機,約70%的養殖場采用“豬、沼、果”生態立體養殖模式,引進和推行生物發酵零排放技術,預計年底將建成3萬平方米生物發酵豬舍。“上杭槐豬2000年8月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目前全縣槐豬飼養量達5萬頭,年出欄槐豬45000頭以上,正加快推進槐豬產業化。”此外,上杭縣在積極探索畜牧生態養殖與循環經濟模式的同時,還嚴格按照生態養殖技術要求進行飼養、防疫、用藥,實行人畜分離、嚴格消毒,有效控制動物疫病,使生產的豬肉全部達到無公害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