潿洲黃牛是廣西地方優良畜禽品種之一,在廣西北海養殖潿洲黃牛歷史悠久。潿洲黃牛被毛分黃、棕、黑三種。頭長短適中,額平,角基粗圓,角呈八字。頸粗短而肉垂發達。潿洲黃牛原產于廣西北海市的潿洲和斜陽兩島。潿洲黃牛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形態特征
被毛分黃、棕、黑三種。頭長短適中,額平,角基粗圓,角呈八字。頸粗短而肉垂發達。公牛肩峰明顯,平均高為12.4厘米,胸深而寬,背腰平直,尻部傾斜,四肢粗壯,肌肉發達。母牛乳房結構勻稱,四肢矮細。成年公牛體高為115厘米,母牛為100厘米,公牛體重為280千克,母牛為200千克。公牛屠宰率為56.9%,骨肉比1:5。眼肌面積為74.5平方厘米。母牛1.5~2歲初配,繁殖率為76.2%.[1]
分布范圍
廣西北海市的潿洲和斜陽兩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