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卷粉是廣西防城港市的特色小吃。防城人愛吃養卷粉,這一點無需置疑。據說,出門在外的防城人回到防城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粉攤,幾條蘸著淡淡酸醋味的卷粉下肚之后,什么思鄉之情或鄉思之情統統都消散得無影無蹤。
防城卷粉
防城卷粉是七九年越南排華時華僑同胞傳回去來的;開始是一兩家,發展到現在就很多了,有條小街兩面都是粉店;如果你想去吃卷粉,隨便在哪個地方,只要你花2元錢坐上三輪車,叫他到卷粉店就行了,很容易找的呀。如果你到防城港市的防城區,請你去品賞一下全廣西獨一無二的防城卷粉,這可是早餐的最佳選擇喲。
防城卷粉的做法:
不論老店新店,街上所有卷粉店的制粉工具都是一樣的:一口罩著紗布的大鍋,一盆研磨好的米漿,一條挑粉兼卷粉用的竹扦,一塊攤涼粉皮兼卷粉的馬口鐵皮,一盆餡料,一把蘸油用的鵝毛掃,一碗油。工具統一,足見卷粉的工藝及流程早已固化,只有傳承,無需創新。
卷粉的做法是選用優質大米(一般的大米沒有韌性),經過一夜浸泡,用石磨磨成槳備用;然后用勺把約八十克的米槳均勻地倒在蒸格(已經燒開的鍋)上蓋好;等看到冒出蒸汽時就可以把蒸格拿下,再把配料(配料一般是由云耳,肉碎,蝦肉等組成)均勻地灑在薄薄的、透明的、細膩潤滑的米粉上,再用一條細細的竹子一卷;一條晶瑩透亮,熱氣騰騰的卷粉就到了你的面前,你的面前早已有了一碟肉未上湯,你可以把卷粉放到湯碟上慢慢享用,你能吃醋的話,也可以加醋;一般每人能吃五條吧,很便宜的。
卷粉的張揚,只在做卷粉的人習慣于把制作的場面擺到街面上,讓來來往往的行人能看到整個制作過程,絲毫不用也無需顧及工藝保密的問題。一勺米漿被放到蒸鍋的紗布之上,扣上鍋蓋,一兩分鐘后米漿變成了粉皮,鍋蓋一開,鍋里的蒸氣在灶臺周圍四下散開,做粉的人用竹扦輕刮紗布,將蒸熟的粉皮挑出,然后放置在馬口鐵上,轉身又將一勺米漿攤放在蒸鍋里,回過頭來便將早已準備好的餡料撒在粉皮上,然后立即用竹扦將粉皮卷成條狀,末了再用鵝毛掃從碗里蘸些油抹在馬口鐵上,整個工序一氣呵成,講究的是雙手與眼的協調配合,數秒鐘之內粉皮即變成了卷粉。
在張揚的制作過程中,卷粉突然變成內斂起來,原因是:經過一番加工之后,誘人的餡料被嚴嚴實實地包裹在了白色半透明的粉皮里,讓食客們只能隱約看到粉的里面是有內容,而光禿禿外表只會告訴你:這是一條卷過的粉。
防城卷粉的吃法:
吃卷粉要先去灶頭打碗湯,然后湯里放些蔥段,吃的時候卷粉要整條放在湯里泡著,而且送到嘴里之前最好蘸一點醋——一種專蘸卷粉的醋,味很淡,仿佛有些酸,好象又有一點甜,隱隱約約,不仔細品有可能會忽視掉了。
一條成功的卷粉是非常筋道的,嚼在嘴,粉條極富張力感,你的每一下咀嚼都在與這種筋道的張力作斗爭,就著卷粉醋的微酸與微甜,一切仿佛恰到好處。
如果覺得卷粉本身有些單調,吃粉的時候你還可以讓店家給你來上兩個豬腳和一盆豬紅湯,據說每逢初一十五吃豬紅湯更為正宗,卻不知里面有什么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