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燉品是傳統風味小吃。
▽梧州燉品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吃燉品講究原盅貨色,所謂“原盅”就是將燉品分成一小盅一小盅燉好,不是大鍋燉熟再分裝的。梧州燉品是地道的原盅貨,端到顧客面前時,盅沿內都保持有一圈蒸干的水印,這是“原盅”的標志。
梧州燉品的原料是各種動物,兼有部分蔬菜。用師傅的話說,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可以做燉品。配以淮山、杞子、北芪、黨參、蟲草等藥材,分小盅清燉。
其價格有高有低,高的達幾百元一盅,便宜的僅三、四角錢,均有滋補強身之功。原盅燉品有香、清、甜三絕。比如一盅燉北菇端上桌面,盅上密封著一層沙紙,揭開沙紙,首先是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再看湯色有如淡茶,清可見底。
有的燉動物的燉品盅內,還擺布出動物的樣子,有龜有鱉,有雞有鴨,倒是形象有趣。此時,用匙羹慢慢品味,其樂無窮。吃梧州燉品還講究個節令。冬春以肉禽、野味居多;炎夏以清熱解暑的冬瓜燉品為主秋高氣爽,應時的是筍子燉西洋菜,燉粑齒蘿卜仔等,正可以生津止渴。
燉品的制作方法是先將原料切好,肉食則先過一過蝦眼水(鍋底有小水泡的熱水),再用姜汁酒爆勻去腥,加入適量的水煮開,撈進燉盅,加入配藥和事先煲好的上湯,然后放入籠內上鍋,燉一個半小時至四、五個小時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