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中期,廣西首府南寧召開了一個有中央首長參加的盛會。與會人員聽說陸川有土特產——烏石醬油,便派一輛專車前來烏石采購,運了滿滿一車回去。此后,烏石醬油名聲大震,每年前來要貨、訂貨人絡繹不絕。烏石醬油雖然年年增加產量,但仍供不應求,滿足不了廣大用戶的需要。
烏石醬油并非徒有其名,它實實在在是上等配料。真正的烏石醬油,呈黑黃色;有粘性,是濃縮的液體混和物。味道香甜且芬芳。拿一塊白切雞肉去粘點,可以將醬油全部粘光不余。青綠脆口的博白蕹菜,如能拌上烏石醬油,那就如同錦上添花,美不可言了。幼嫩的陸川豬肉,拌上烏石醬油,慢炆、緊炒、生燉、炸扣肉,則是桂東南特有的風味了。
顧名思義,烏石醬油的產地就在烏石。據說長300年前,從福建方向來了個聰明、漂亮的農家妹,因孤身只影,投宿在如今的烏石街邊。這個農家妹姓夏,凡事都動腦筋想問題。有次她發現黃豆拌上糖水煮熟后留存一段時間,有一股香味飄溢出來,便產生了興趣。于是她在烏石安居樂業,利用大半生的精力,經過千百次的反復試驗,終于配制出一種味道甜香的液體。這種液體便是烏石醬油的前身。夏氏姑娘變成白發蒼蒼的老嫗后,才將自己的手藝傳授給自己的得意門徒。為此,世世代代的醬料師傅都不忘記夏氏夫人的功德,總是將她的偶像作為神靈來供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