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臨沂果茶會》記載,平邑縣天寶山山楂從清朝康熙年間就有種植,以其樹勢強健、品質優良、果實個大、色澤鮮艷、耐貯藏、適于加工而馳名,久負盛譽。
上世紀60年代,果農們僅僅依靠傳統的方法種植山楂,山楂產量不高,果樹品種也得不到改良,形成了年年采摘、年年收獲不大的結果,讓果農們灰了心,失去了種植山楂的積極性。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平邑縣地方鎮果品深加工產業的興起,市場對山楂的需求量日益提高,農民又看到了具有幾百年種植歷史的天寶山山楂的經濟價值,在當地黨委、0引導下,果農們推廣施用農家肥、高效有機肥、生物菌肥,使用無公害藥劑防治病蟲,發展無公害果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優質果,為天寶山山楂的品質、檔次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8年,平邑縣工商局通過政策指導和幫扶引導,注冊成立了平邑縣“天寶致富水果專業合作社”,發展會員4000多名,隨后成立了平邑縣地方鎮水果種植協會。2009年,經山東省農業廳認證,天寶山山楂生產基地獲得無公害產品產地認證;經農業部認證,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證書。現天寶山山楂生產面積達3000多公頃,年產量達12萬噸,產值逾5億元,以天寶山山楂生產的罐頭已遠銷歐美、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創匯8000多萬美元,平邑縣“糖葫蘆大軍”,走遍了全國各地,在銷售糖葫蘆的同時,也把“天寶山山楂”文化傳播到了全國各地。
天寶山山楂的種植區域、栽培歷史、種植規模、果品品質、人文因素、經濟價值都符合了申報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條件。去年2月,在平邑縣委、縣0的大力支持下,平邑縣工商局精心準備,積極幫助地方鎮水果種植協會制定了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報方案,將“天寶山山楂”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申報。去年12月30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受理,這標志著山東省平邑縣的“天寶山山楂”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請注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將成為繼平邑縣“平邑金銀花”、“武臺黃桃”之后的又一件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受理“天寶山山楂”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后,平邑縣委、縣0從政策上進一步加大了對天寶山山楂種植果農的扶持力度。現在,天寶山山楂的價格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幅30%,通過種植天寶山山楂,果農人均增收800余元,果農的種植熱情空前高漲。如今的天寶山,滿山遍野都是果種改良過的綠蔥蔥的山楂樹,每到山楂花盛開和山楂收獲的季節,周邊縣市的游客紛紛趕來體驗“鄉村一日游”的樂趣,果農把紅艷艷的山楂采摘后精心包裝起來,銷售給前來游玩的客人,銷售給果品深加工的大小企業。平邑縣天寶致富水果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李青松說:“以前土里土氣的‘山里紅’,在0的大力扶持下,經過果農辛勤的培育,果品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山里紅’成為了農民發家致富的‘錢袋子’。”
平邑縣天寶山的山楂“紅”了,紅到了中國地理產品(臨沂)經驗交流座談會上,紅到了第十屆中國特產文化節暨首屆中國地理標志文化節的展廳上,紅到了全國大江南北,紅到了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紅到了老百姓的心窩里,也紅了老百姓的腰包。
山東
平邑縣天寶致富水果專業合作社
山東省平邑縣地方鎮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7°44′00″~117°53′00″,北緯35°18′00″~35°23′00″
AGI2010-09-0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