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傳統服飾最基本的特征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發以及富有夸張色彩的金銀珠玉飾品等。厚重保溫、寬大暖和的肥腰以及長袖長裙,自然適應于藏民族居住地特定的環境和氣候。如藏族高原牧民的氆氌長袍胸前留有一個突出的空隙(酷似袋子),這樣外出時可存放糌粑、茶葉和飯碗等,天熱或勞作時,根據需要可袒露右臂或雙臂,將袖系于腰間,調節體溫,需要時再穿上;夜晚睡覺,解開腰帶,脫下雙袖,鋪一半蓋一半,成了一個暖和的大睡袋,可謂一衣多用。
藏帽
在藏語里稱“霞帽”,各式各樣,種類頗多。西藏東部昌都地區的人喜歡皮帽,藏式皮帽大多用整塊狐貍皮毛制成,給人以粗獷豪放之感;而“金定幅”則是以氆氌和皮毛為料,用金絲緞、銀絲緞和金絲帶作裝飾制成的一種帽子,流行于拉薩、日喀則等地,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愛。
氆氌袍藏族傳統裝飾,是一種用名叫氆氌的手紡毛料制成的寬大的長袍。也有用純布料縫織的長袍。形制多為大領或圓領,右開襟,設一扣或無扣,衣邊或領口多鑲彩布或豹皮等。
牛皮衣
在西藏錯那地區,婦女的裝束非常獨特,無論老幼,背上都有一張完整的小牛皮。皮毛向內而皮板朝外,小牛皮頭部只須朝上,牛尾朝下,四肢向兩側伸展。在此地區,婦女是牧業生產的主力軍。她們的裝束反映了原始的圖騰崇拜。另外,背上披著牛皮,背架背米可以避免磨損衣服,同時還可以隔潮保暖。
藏鞋
致分為三種,即“松巴鞋”、“嘎洛鞋”和“多扎鞋”。一般以氌氆、毛呢、平絨和皮革為主要原料,色彩搭配十分講究,有的還以絲線繡上各種花紋圖案,有的用金絲緞鑲邊、貼花。鞋尖有方有圓,有尖有鉤,形態各異。只是各式藏鞋腰后部都留有10多厘米長的活口,以便穿脫。穿藏鞋要系帶。而鞋帶非常講究,使用細毛絨編織而成,附有各種優美的圖案,兩端還留有彩穗,色彩艷麗,與藏鞋配在一起,可謂賞心悅目。
邦墊
藏族婦女腰間所圍的彩色圍裙。邦墊編織精細,色彩鮮麗,給人影響非常深刻。制作邦墊工序比較復雜:一般先用手工紡線,然后染色、刷毛、織成條狀,最后再縫合成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