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數民族服飾之撒尼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分布于云南省石林縣境內。他們勤勞、善良、活潑。別以為撒尼人與撒梅人的名稱只差一個字,服飾會很相似,其實撒尼人與撒梅人的服飾截然不同。著名影片《阿詩瑪》就是根據彝族撒尼人著名民間長詩改編的。影片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們來到阿詩瑪的故鄉——石林。影片中阿詩瑪和阿黑哥的服飾就是彝族撒尼人的服飾。撒尼人的服飾在彝族可是頗具特色的。撒尼男子是用麻布縫制的對襟式無袖短褂,繡以圖案式花紋,綴以藍色或其它色布的衣邊,穿著在身,顯得大方、樸素、健美。撒尼女子頭上戴五彩花帽,這種花帽由各種顏色的條帶拼鑲而成,頂端與雙耳垂直的地方,插有一對三角形繡花的角,當姑娘有了心愛的人,就會把它們取下來,作為信物送給他。帽檐上下兩端用銀泡、白珠或貝殼來裝飾。用數串小珠串系于雙耳邊,一直垂到胸前,走起路來叮珰作響,吸引人們的視線。撒尼女子上衣為右開襟高領長衫,領口和袖口用彩色花布或精美的刺繡的鑲邊。腰間系一塊紅色或黑色的圍腰,圍腰上也繡著各種彩色花紋圖案,下著彩帶鑲邊的藍色、白色、黑色長褲,穿繡花布鞋。這樣的服飾把撒尼姑娘襯托得俊俏秀麗。在有著廳麗風光的石林,撒尼人的服飾為其增添了濃厚的民族色彩。
勤勞智慧的撒尼婦女,在秀麗的山水的陶冶中,培養和發展了曖昧的天性和精美的手工縫制技巧,她們的服飾工藝精美,色彩鮮艷、大方、明快,一件服飾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如詩如畫的山光水色是彝鄉歷史文化背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服飾多姿多彩的花紋中,我們看到了藍天白云,奇花異石的影子,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水0融,培育了彝族人民的審美觀念,陶冶了彝族人民的高尚情操。衣飾不僅僅為御寒蔽體之用,它確實是一株常開不敗的民族文化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