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金線鲃,俗稱金線魚,是僅產于滇池流域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外來種入侵、水體污染、生境喪失、過度捕撈等原因,在滇池湖體已逐漸消失。
·中文名:滇池金線鲃
·物種分類:魚類→鯉形目→鯉科→金線鲃屬
·拉丁名:Sinocyclocheilusgrahami
·屬中文名:金線鲃屬
·國內分布:云南
·是否藥用動物:否
·是否經濟動物:是
·經濟用途:肉可入藥,有滋陰調元,暖腎填精的功效。主治虛老損傷、腎虛滑精等癥。
·中國紅皮書:R
·Iucn2003:ENA2ce;B2ab(i,ii,iii,iv,v);C2c.IUCN2003:Notlisted
·生境:散居于湖泊深水處。
·體型:體長210mm,重約250g。
·食性:食物以動物性誘餌為主,幼魚主食枝角類和橈足類,亦食少量的絲狀藻和高等植物碎屑,隨魚體的增長,逐漸轉為捕食小蝦,甚至部分小魚。
種群與保護
地方特有的名貴魚類,在局部地區已非常少見。需大力保護。
形態描述
體長,側扁,頭后背緣隆起。吻尖。須2對,口角須較長。鱗小,呈圓形,覆瓦狀排列,側線鱗稍大,約70枚。鰓耙短小,排列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