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歙縣縣城東面的華屏山,后來被稱為“問政山”。
▽問政竹筍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相傳唐代有一任歙州刺吏叫俞德晦,經常來這里向他的堂哥俞方外請教政事。這俞方外原任荊南典簿的官職,他棄官來歙縣,住在華屏山處學道。俞德晦常來這里請教,良有所得,并筑室贈堂哥號曰“問政山房”。
▽問政竹筍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問政竹筍”的名聲,比這“問政山房”更大。這里出產的筍子,筍肉白皙,鮮嫩無比,若捏捏筍肉,便可見溢水。一支新出土的大筍,如擲于地上,筍肉會粉碎,汁水四濺。當地人稱這種筍叫“白殼苗”。清代詩人汪薇有詩贊日:“群夸北地黃芽菜,自愛家山白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