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是山東省地級市,成立于1983年10月,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位于山東省東北部、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東經118º5´,北緯38º15´。東營是古代大軍事家孫武的故里。山東地方代表戲曲呂劇的發源地。
方對蝦
對蝦是海產中的珍品,特別是渤海灣出產的對蝦,個大肉肥,成蝦體長一般在20厘米左右,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在國際上素享盛名,有“東方對蝦”之稱。黃河入海口附近海域,即是東方對蝦的主要產地。
益母草
黃河入河口一帶盛產野生藥材,地產中草藥品種近三百種,益母草即是其中素負盛名的一種。益母草被中醫稱為“婦科圣藥”。黃河口一帶所產之益母草,尤以質地優良、藥效持久而聞名。
利津水煎包
利津水煎包始于清代,揚名于民國年間。為發面煎包,分葷、素餡兩種,包子下鍋后經煮、蒸、煎三道工序而成。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澤金黃,一面焦脆,三面嫩軟,皮薄餡大,香而不膩。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因其背甲隆起三個疣瘤、體形酷似民間織布的梭子而得名。黃河口一帶灘涂及淺海蟹類家族發達,其中最為著名的為三疣梭子蟹,捕獲期為春、秋兩季。三疣梭子蟹個大、肉肥、味美,可制作多種名菜,為海味珍品。
黃河口刀魚
黃河口刀魚因體形酷似短刀而得名。每年陽春三月,黃河口刀魚即沿黃河口逆流而上,回游到東平湖去產卵,魚卵孵化成魚育肥后再沿黃河順流而下入渤海生長和越冬,每年魚汛要持續兩個多月。黃河口刀魚成魚體長30~40厘米,脊背金黃,腹部銀白,鱗含脂肪,刺多而柔軟,肉細嫩,味鮮香。
肴驢肉
肴驢肉廣饒城西關福盛館肴驢肉始于清同治初年,經世代相傳成為廣饒地方名吃。肴驢肉用料講究,“肴藥”配方獨特,制作精細,肉出鍋后紅中透紫,滑而不膩,質實而不硬,濃香特異,鮮美可口,并具有提神、健胃、壯筋骨之功效。
青州府花邊
青州府花邊廣饒縣傳統民間手工藝品,清末由臨淄、益都等地傳入。主要原料為絲光線和亞麻布,主要產品有臺布、床罩、盤墊、茶幾套、沙發墊等,按工藝分為鑲拼、滿工、小鑲件三大類,可編織出180多個花樣、近千個規格品種。其特點是織工細膩,圖案美觀,色澤素雅,手感柔軟,有“抽紗之王”美譽。產品主要銷往歐、美、日等地區和國家。
文蛤
文蛤俗稱“花蛤”,貝類中的珍品,因貝殼表面光滑并布有美麗的紅、褐、黑等色花紋而得名。其肉色玉白,有較強的口嚼感,味清鮮,生、熟食均可;貝殼可制作精美的工藝品。東營市沿海灘涂已劃定文蛤保護區,以確保珍貴的文蛤資源得到合理開發。河口冬棗河口冬棗為東營市河口區珍貴的果品資源,因其成熟期晚(10月中旬)而得名。冬棗個大形圓,皮赭紅間有青黃,光亮潤澤,皮薄肉脆,細嫩多汁,甘甜清香,并含有多種人體所需之氨基酸和維生素,被譽為“中華奇果”“百果之冠”“活維生素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