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東風味小吃品種豐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勤勞聰慧、熱情好客的鄂東人民,在逢年過節或親朋好友到來或重要賓客臨門時,喜歡拿出自制的蜜酒、糕點和佳肴待客。經過長期的積累形成了許多獨特的具有鄂東地方風味的傳統風味菜點和小吃,如黃州的燒梅、炒湯圓,團風的狗腳、耙雞湯,麻城的肉糕、銀絲空心面,紅安的綠豆耙,武穴的酥糖,羅田的印子耙等
鄂州美食推薦
清蒸武昌
武昌魚是馳名中外的水產,盛產于武昌縣和鄂州市共管的梁子湖中,封建時代是貢品,現在是席上珍饈。烹制方法多種多樣,十分講究,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清蒸武昌魚,制作最佳的菜館是武昌大中華酒樓。這家酒樓由安徽人集資,創辦于1933年,以擅長烹莊武昌魚著稱。由于清蒸的方法最具代表性,通常以武昌魚作為清蒸武昌魚的品名。他們一般用一公斤左右的鮮活樊口鯨魚作主料,輔以火腿、香菇、冬筍、雞湯等十多種配料調料,上籠清蒸,嚴格控制火候,使之恰到好處。蒸好后再在魚上綴上紅、綠、黃各色菜絲,使之色彩艷麗,香味撲鼻,魚肉細嫩,湯質鮮美。除清蒸外,他們還運用油燜、紅燒、花釀等法創制三十多種魚饌。
藠頭
從商代起,我國人民就開始種植。鄂州梁子湖畔的涂家垴鎮、公友鎮一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質粘而不板,宜于生長優質藠頭。它大而圓,皮薄、色白、脆嫩、無渣,用其加工的鹽漬藠和甜酸藠頭具有顆粒晶瑩,鹵汁澄清,香氣濃郁,甜酸適度,顏色乳白,質地脆嫩等特點,享譽海內外。藠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礦物鹽類,具有建脾開胃、延緩衰老、防癌等功效,不僅適于佐餐,還可作饋贈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