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田螺釀
釀菜既是陽朔人的傳統,又折射出陽朔人的飲食愛好。特別是在陽朔農村的許多大小宴席上,幾乎是無釀不成席。小小的陽朔弄出了"十八釀":田螺釀、豆腐釀、香菇釀、茄子釀、苦瓜釀、柚子釀、筍釀、蘑菇釀、南瓜花釀、蛋釀、茄子釀、辣椒釀、冬瓜釀、香芋釀、蒜釀、蕃茄釀、豆芽釀、香菌釀等等,其中最負盛名的是田螺釀。朋友告訴我別的釀可以不試,這個田螺釀不要錯過,它不僅味美,還有健胃消食之功效。
白果燉老鴨
桂林傳統的美食家常菜。其特點是鴨肉鮮香、白果滑嫩、湯清味濃,具有滋補生津、潤肺益氣的功能。
荔浦扣肉
采用桂林特產荔浦芋、帶皮五花肉、桂林腐乳和各式佐料精烹而成。將帶皮五花肉和切塊荔浦芋分別過油炸黃,抹上腐乳和其它調味料,將五花肉塊皮朝下,與芋塊相間排放在碗中蒸熟后翻扣入另一盤中即成。
馬蹄炒雞球
桂林的傳統風味名菜,采用正宗的桂林馬蹄、上好雞肉、鮮香菇及各式佐料精心炒成。特點是色白形圓、質嫩消渣,具有補中益氣、滋陰補腎功能。
靈川狗肉
靈川狗肉有“天下第一美味”之譽,是桂林傳統名吃。狗肉以黃狗為上,白狗次之,黑狗為下。其吃法也多種多樣。狗肉肉價格:3元/2兩;4元/3兩,狗肉肉質鮮美,以秋初至春末食之最佳。
小吃點心:
桂林水糍粑
桂林名小吃之一,將上好糯米蒸熟后杵打成團后入籠蒸熟而成,里面要包上豆蓉、蓮蓉、芝麻桂花糖等餡料,出籠時還要裹上些許白糖或熟豆粉,色澤晶瑩潔白,口感細滑沁甜。
桂林松糕
桂林稍微大一點的菜市都有賣桂林松糕,其用糯米摻粳米適量磨成粉,稍摻些黃糖水拌勻,再將半干半濕的米粉層層撒入蒸桶中蒸一至二小時熟透即成。其味松軟爽口,香甜宜人,若再配以荔浦芋頭丁,其味更佳。
桂林少數民族特色小吃
恭城油茶
油茶的統—制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鹽加水煮沸,多數加生姜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恭城一帶還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澀。
苗家“羊癟湯”
"羊癟湯"是居住在大石山地區苗族人家利用山羊的內臟制作的一道風味獨特的佳肴。“羊癟湯”的口味按苗家的習慣吃法可按以下原汁原味型、苦膽、澤蘭味型、多味型三種方法來配湯。以上三種做法,不論哪一種,只要根據食客的多少將細肉料放到盛器內,舀上配制好的湯水,使之變成菜湯型即可。“羊癟湯”既可單獨食用,也可用來下酒,這是苗家接待客人的的第一佳肴。
壯家五色糯米飯
又稱“五色飯”、“花色飯”、“烏米飯”,民間節日傳統食品。將紅蘭草、黃花、楓葉、紫番藤的根莖或花葉搗蛋爛,取汁分別浸泡糯米,然后蒸熟,成為紅、黃、蘭、紫四色,加上糯米本色,構成五色飯。色彩繽紛,香味襲人。每年農歷三月三日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有做五色飯,用于祭禮和食用,或饋贈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