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有什么好吃的美食?龍巖一帶的閩西地區聚居客家人,這里的飲食風味以客家特色的菜肴和點心為主。長汀的白斬河田雞、連城的涮九品、永定的菜干扣肉以及新羅城區內各式各樣的小吃,讓人百吃不厭,流連忘返。
龍巖一帶的閩西地區聚居客家人,這里的飲食風味以客家特色的菜肴和點心為主。客家食物宜溫熱、忌寒涼,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為突出,菜肴有“鮮潤、濃香、醇厚”的特色。飲食口味略偏“咸、油”。此外,客家還融合了各地菜肴的特點,既有吳越地區的酸甜,也有巴蜀地區的辛辣,更有閩粵地區的醬腌味菜。這使得客家飲食文化更加多姿多采。長汀的白斬河田雞、連城的涮九品、永定的菜干扣肉以及新羅城區內各式各樣的小吃,讓人百吃不厭,流連忘返。
龍巖美食推薦
汀州河田雞
俗話說:“沒吃河田雞,不算到長汀”。長汀是汀州故地,白斬河田雞是汀州最負盛名的名菜,被譽為“汀州第一大菜”。長汀民間烹制河田雞的方法多種多樣,有香酥雞、油淋雞、白露雞、八寶全雞、鹽酒雞。其中以姜汁白斬河田雞最為著名,向來被列為閩西客家菜譜之首。
菜干扣肉
永定名菜。用三層肉或少量瘦肉與永定菜干烹制而成,氣味濃香,肉酥菜嫩,鮮香醇厚。
涮九品
俗稱“涮九門頭”,是連城一道藥膳兼濟的佳肴,已列入全國名菜譜。閩西人獨特的火鍋吃法,就是將肉片、魚片之類的放進摻有米酒的開水鍋里略煮一下就吃,主要有以下兩種:
取牛舌峰、百葉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脊肉、牛蜂肚、牛心管、牛腰、草肚壁等九種肉放進鍋里涮著吃,意喻一臺漢戲中最主要的旦、花、丑等九種角色。
涮九品的肉很講究切法,不同的肉要分別切成花狀、片狀、條狀、塊狀,爾后把摻有米酒的水盛在鍋里或酒壺里燒開,同時把辣薯(一種去濕理氣的草藥)、生姜、香藤根加入酒水中一起煮沸,就可以涮肉吃啦。其風味不僅鮮嫩脆爽,而且會使人感到舒筋提神。
新泉魚
新泉一帶的人十分講究對魚的烹調,不同的魚種有不同的加工方法。比如鰻魚、鲇魚、鯰魚等無鱗魚類一般用于清蒸。清蒸時,若以食肉為主,則加以香菇、姜汁、花生油等佐料;若以滋補身子為主,則加適量的水、米酒、生姜一起蒸。鯉魚則一般是先煎后煮。鯽魚除了用干煎、燜之外,更多的則是用來涮酒。涮酒時配以適量的生姜、香藤根之類的配料。無論采用哪種加工方法,當地人都十分講究烹調技巧。
四堡漾豆腐
來到閩西連城縣,一定要品嘗當地的四堡漾豆腐,這是閩西客家的特色佳肴。它以境內獨有的五月黃豆為主原料,用熟石膏調煮豆漿做成白豆腐。佐料要精選新鮮豬瘦肉和無筋膜的嫩牛肉,加入少許紅菇、香菇、蔥白等剁爛成鮮肉醬為餡。
客家捶圓
又叫波圓,即肉圓,主要有品種有豬肉圓、牛肉圓、牛筋圓、魚圓、蝦圓、雞圓等。客家捶圓口味純正,既有韌性又很爽脆,既有嚼頭又不打渣,人們形容捶圓的彈性良好常常會說是“跌落桌上跳三跳”。其中永定的牛肉圓及下洋的牛筋圓以味道鮮美受到贊譽。肉圓既是一道常菜,飲宴也不可缺,主要是取“圓”字寓“團圓”和“圓滿”之意。
上杭魚白
上杭魚白是上杭縣的特產,又稱燒魚白。是用魚肉和肥肉打成的肉泥,配上地瓜粉、鮮荸薺和蔥白等一起制成的。色香兼備,是別具一格的絕妙佳肴。
簸箕飯
又名“卷飯”,是將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漿,用圓形簸箕將其定形成薄米餅后蒸熟。把炒熟的肉絲、韭菜、豆芽、鮮筍、蝦米、香菇等餡放入米餅,卷成筒狀,與油條相似。簸箕飯美味可口,多食不膩。
永定芋子包
用紅芋薯粉制皮,用肉、菇、冬筍為餡制成包,蒸食。鮮香滑軟,冷熱均宜。
汀州燈盞糕
汀州燈盞糕因形似古代扁圓形的豆油燈盞而得名。它是將大米和黃豆浸泡后磨成米漿,調入細鹽、味精、蔥花再用湯匙舀到特制的圓勺內,沉入煮沸的油鍋中。米漿在沸油中迅速膨脹成圓球形,很快就熟,至底面金黃時即可,入口酥脆,因其迅速膨脹的過程如同變魔術一般,又稱為“魔術糕”。
卷餅
卷餅的做法類似于北方人吃的烙餅,但更復雜些,這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風俗的名點。每逢元宵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制作。先用面粉攤成大大的薄餅,之后將冬筍絲、香菇絲、肉絲、菜心絲、豆芽炒成美味可口的菜肴,用面餅將菜卷起來后放入花生油中炸到酥脆就能吃了。
段母包餅
段母包餅即用卷餅皮將冬筍、香菇、瘦肉、菜心、豆芽等卷包起來,放入油中煎炸至酥脆,色澤金黃,皮酥餡香。
典故:據傳清光緒年間,長汀有一位神童段林雪,他10歲能詩,13歲時考取秀才。他的家境很貧寒,有一年元宵節,街上的卷餅香氣撲鼻,段林雪很想吃。母親胡氏便買了幾張卷餅皮,包了一些蔥蒜將就著給他解饞。他問:“這是什么菜?”胡氏回答:“手帕子包‘拉雜’。”成年后段林雪想起往事,便賦詩道:“家家團聚過元宵,戶戶齊把春卷包,憶我齠齡窮苦日,笑問手帕何物包。”
客家擂茶
擂茶是客家人的特制飲料,其制作與風味別具特色。用具是擂持和擂缽,基本原料是茶葉、米、芝麻、黃豆、花生、鹽及桔皮,有時也加些草藥。將原料置入缽中擂成醬狀茶泥,沖入開水,撒些碎蔥便好了。這種飲料不但解渴,又可充饑。在當地,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可加入擂茶中,豆米花生、粉條干果、菇筍、肉類、芝麻、米花等都是擂茶的好原料。客家人熱情好客,吃擂茶往往見者有份,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高興。
閩西八大干
長汀豆腐干、上杭羅卜干、連城地瓜干、永定菜干、武平豬膽干、寧化老鼠干、明溪肉脯干、清溪筍干。
豆腐餃
是明清以來長汀筵席中的佳肴。此菜制作頗為考究,將五厘米見方的豆腐從水中撈出,用刀橫向切下薄薄的一層,輕攤在紗布上,再把瘦肉、香菇、冬筍、蔥頭等剁成的餡子放在豆腐片的中央,將紗布連同豆腐提起,對角壓緊。先用蒸籠蒸十分鐘左右,使其定型并去掉豆渣味,最后加水入鍋煮成。汀州廚師制成的三角豆腐餃,皮白肉香,鮮嫩甜美,在豆腐菜肴中獨具一格,別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