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菜是淮揚菜系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端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青蓮崗文化”,至遲在距今六千多年以前,當地先民已用陶器烹飪,經過數千年的變遷,至明清時期成為體系完整、風格獨特、享譽南北的獨立流派,和揚州等地一道,為淮揚菜系的最終形成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淮安菜講究選料和前期加工;講究刀工的合理運用;講究火候的恰到好處;講究調味的和合多變;講究菜式的豐富多彩。其中的“軟兜長魚”、“平橋豆腐”、“雞腿扒烏參”、“開洋扒蒲菜”、“朱橋甲魚”、“生熏白魚”、“風白魚”、“清炒黃瓜魚”、“白煮淮鲇”、“拆骨掌翅”、“燉家野”、“叉烤長魚方”、“欽工肉圓”、“文樓湯飽”、“淮安茶馓”、“淮餃”等,早已成為淮揚菜的經典代表。《清稗類鈔》錄有全國五大名筵,淮安就獨占其二,一為全鱔席,一為全羊席,與燒烤席、燕窩席、豚蹄席齊名天下。
淮安美食小吃推薦
盱眙小龍蝦
淮安最出名的美食非盱眙小龍蝦莫屬。小龍蝦肉質潔白細嫩,味道鮮美,價格低廉。以獨特香料烹制的麻辣小龍蝦、十三香小龍蝦,香氣濃郁。
平橋豆腐
平橋豆腐是江蘇的一道名菜,提及這菜的來歷,還與乾隆南巡有關。平橋是隸屬淮安的一座古鎮,瀕臨京杭大運河的東岸,古色古香的街道,加上淳樸敦厚的鄉風民俗,使這里很自然地成為了富有情趣、令人向往的地方。
洪澤湖大閘蟹
洪澤湖盛產大閘蟹,這里的螃蟹個大性烈,它常年生于湖中,攝食范圍廣,因此,食之營養價值極高,人們常以“寧吃螃蟹一只,不吃雞蛋一筐”來盛譽之。
淮安文樓湯包
文樓興辦之初,包內餡心以肉皮、雞丁、肉塊、蟹黃、蝦米、竹筍、香料、紹興酒等十二種配料混合而成,先加溫成液體,后冷卻凝固。把冷凍后的餡心納入包內,入籠而蒸,出籠湯包中的餡心成液體,用手撮入碟內,倒上香醋,撒上姜米,再用香菜,上席后,食用時以餐具點孔,用嘴吸入,湯鮮美可口,弛明京都,流傳百載。
軟兜長魚
鱔魚,淮陰俗稱“長魚”。其味甚美。俗有“小暑鱔魚賽人參”的民諺。
淮安茶馓
淮安茶馓是享譽海內外的中華美食名點,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據專家考證,屈原在《楚辭》中寫的“粔籹”就是最早的馓子,漢代稱“環餅”。淮安茶馓制作始于唐代,盛名遠揚于明清。
長魚宴席
淮安河塘盛產長魚,長魚又稱鱔魚。用長魚作菜擺宴席,名叫"長魚宴"。根據淮安府志記載:"淮安長魚,肉嫩性純。俗名‘策桿青’"。進過淮安歷代廚師精心研制,形成了傳統名菜"長魚宴"。高明的廚師能用長魚作主菜擺宴席,每天一席,連續三天,做出一百零八樣,形式各異,味道不同,鮮而可口。傳統長魚菜譜每席八大碗、八小碗、十六碟子、四個點心。
朱橋燴甲魚
淮安市東南水鄉以魚米著稱,水鄉湖面灘涂廣闊,是甲魚生長繁殖的天然優良場所。朱橋鎮早在本世紀內30年代初就以燴制甲魚著稱,距今已有五六十年的歷史。此菜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實為筵席之珍品。此外,還可清蒸、清燉、紅燒,風味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