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位居遼西,臨近內蒙,其飲食融合了滿、回、蒙、漢四族特色,在延續美味的同時,也傳播了少數民族的文化傳統。傳統的涼糕、切糕、碗砣、豆腐腦自不用說,還有拔面、馓子、蕎面驢肉蒸餃、槐花布拉、榆錢大餅子等特色美食,小吃種類可謂繁多,而且個個工藝復雜,味道獨特,從色、香、味、形、藝等多方面將挖掘出最上品的中華味道。
另外,在朝陽市內也集中不少國內常見的美食,這些食肆也不失為品味當地的一種特色:紡織路上的小馬燒烤、剪子胡同里的川菜、玫瑰家園附近的金倉水煎包、建設路海鮮市場的刀削面、建設路阿抻大排擋的醬雞架以及凌河明月蒸菜館,都可以去嘗試。
朝陽美食推薦
酸棗仁
酸棗仁堪稱朝陽一寶。朝陽地區向陽的山坡、丘陵、平原及路旁,酸棗林及酸棗叢隨處可見。酸棗樹屆蓖李科的落葉灌木和小喬木。據現代醫學分析,酸棗仁中含酸棗體皂貳和樺木素、樺木酸及蛋白質、脂肪油和谷甾醇,其生仁可作興奮劑,熟仁則為鎮靜劑,是消毒去火之良藥。酸棗肉中含有水果中罕見的蛋白質,還合有糖、無機鹽及維生素等。
吊爐燒餅
將面粉和成面團,加堿水,揉勻。將棉談搟成長方形薄片,抹芝麻醬,卷成圓桶形,揪小劑子。用手摁成圓皮,另揪一個小面球,蘸上油,放在圓皮上包好,團成桃,揪去收口處的面頭,再摁壓成一寸五分的圓餅。蘸上芝麻,放入吊爐烘烤至微黃色,即可食用。
面茶
朝陽面茶是冬天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用小米加工成的細面熬成稀糊狀粥,內加少量的堿面和精鹽。食用時把面茶盛在碗里,上面淋上少許芝麻醬,再撒滿一層油炸的黃米面顆粒形脆果,既暖身果腹又香脆可口。
豆腐腦兒
上好的大豆去皮。磨制成汁,然后煮制而成。其色澤潔白,油嫩有韌性,盛在碗里顫顫微微,片薄而不斷。澆上雞湯、肉丁、蘑菇、紅辣椒、蒜泥、陳醋等做成的清湯鹵,味道清淡鮮美,滑而不膩,百食不厭。
碗砣
采用蕎麥汁在小碗中蒸煮而成,食用時加入特制的醋汁,是當地人民卻終十分喜愛的風味小吃。此為秋冬美食,可獨食,亦可下酒。
用蕎麥仁加水滲透碾壓,漸漸加水,摻成糊狀,過濾去渣,稠度以掛勺為宜。而后將粉糊盛碗入籠,旺火蒸熟后晾涼,從碗中脫出成,故名碗砣。其色淺灰,食時切片,狀若柳葉。調拌湯汁用鹽、醋、油潑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兌而成。
吃法:從碗中脫出放入盤中,用刀縱橫切成小塊,上面撒上調好的麻醬蒜泥汁,用牙簽扎著吃。
切糕
選用上等的江米、豌豆、大棗為原料,蒸制而成。呈杏黃色,粘而不筋,筋而不笨,色鮮、糕粘、味香等特點。
拔面條
以優質蕎面加水和好,放于面板上搟成厚約2厘米的面片,然后用特制的拔面刀拔制而成。煮熟后面條細長,柔韌適度。澆鹵后,味美適口,經濟實惠。
熏雞
采用肥嫩雄雞,宰殺后,加入各種調料。老湯煮,柏木熏,色澤紅亮,氣味芳香,外形美觀,味道絕佳。
油炸糕
以大黃米做成外皮,內裹以豆沙餡(以小豆豆沙、紅塘、玫瑰合成餡),包好后,用豆油炸制而成。
孫家灣大棗
遼寧朝陽地處遼寧的西部,氣候溫暖濕潤,很適合大棗的生長。說起棗來,中醫專家們都挑大拇指:那可是果中佳品,食藥兼得,食之,既嘗了美味,又滋補了身體,堪稱其樂無窮。大棗不光是甜美食品,還是治病良藥。大棗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經有補氣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氣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