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去玩,就會想帶點特產回去送人,那么你知道莆田有哪些特產嗎?如果你還不知道的話,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莆田有哪些特產吧。
莆田有哪些特產
麻丸:麻丸是福建莆田精美的漢族甜點小吃。用豬后腿精肉(去筋去油)為料,錘打成漿,加上尾梨、硼砂、胡椒、姜汁等佐料,用湯匙刮成小圓珠,放在熱水中燙熟,食用時加上清骨湯,是仙游有名的湯肴。飯后嘗點十分愜意。
興化米粉:興化米粉是福建莆田傳統的漢族名點,又是中國最早的快餐之一,白如雪,細如絲,略有米香味,干脆可貯藏,價廉物美,名揚海內外,尤為海外僑胞所喜愛。
米粉產地以莆田縣黃石鎮西洪和清江兩村為主,下棣、西利、惠上、惠下和渠橋鄉樟林、洋埕等村次之。米粉以上等黃尖米制作最好,制作須經過9道工序。興化米粉的特點,條細而勻,色澤潔白,輕松晶瑩,煮炒易熟,湯干均可,飲食便利,獨具一種風味。
豆丸:豆丸又稱包心豆腐丸、莆仙豆丸,是莆田有名的特色小吃,是由豆腐肉丸發展而成。按莆田仙游縣的民間說法,稱湯煮豆腐為“水龍”,是民間筵席必備的一道菜。而莆田的習慣則是把肉料單獨做成餡心包在豆腐泥中,再搓成丸子,滾上淀粉后下鍋煮熟,所以,也可以叫成是莆田的民間“水龍”。
海蜇:海蜇是莆田群眾十分喜愛的海產品,它的加工成品不但是一種可口的家常菜,還是宴會上調節口味、冷盤佐酒的精美小菜。
莆田沿海盛產海蜇,這是一種浮游于大海中的水母類動物。海蜇的體形基本上可區分為傘部和頭部。海蜇亦寫作“海宅”,莆仙人就稱海桌的加工成品桌(莆仙方言“餐”音為梯過切)。海蜇的傘部狀如鋼盔,可加工制成整張的圓形海蜇皮,色白,莆人稱其為“白餐”。頭部經加工后,成品海蜇頭,色紅,莆人稱其為“紅餐”。
柑橘蜜柚:境內沙橘唐代已貢于朝廷。1985年,仙游縣定為福建省柑橘生產基地縣。1987年莆田市柑橘定為全省商品果生產基地。
碗糕:在閩南,碗糕也叫發粿,“發”是發酵的意思,“粿”指大米食品。因其制作過程需經過發酵,蒸熟后就發起來了,人們取其“發”之寓意,寄托了美好的愿望。“發”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發財,二是家族興旺。在閩南,冬至、春節等大節日或祭神祭祖活動時家家戶戶都做,平時也作為小吃。
相關閱讀
莆田簡介
莆田位于福建沿海地區,全市擁有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250多處,有著名的莆田二十四景,景色美不勝收。另外,莆田還是世界媽祖中心,留存了以媽祖、莆仙戲、南少林、三清殿為代表的文化遺產,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除此之外,九鯉湖風景、古堰木蘭坡、玄妙觀三清殿、南少林等都是福建省的著名景點,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