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有什么特產,滄州特產,滄州有哪些特產,以下給你介紹一些滄州特產。
滄州特產主要有:
1、黃驊冬棗
已有年三千年歷史,可以上溯至秦漢之前,史載“燕趙千樹棗”,“自古有魚鹽棗之饒”,“柳縣章武(秦漢時黃驊域內置柳縣、章武)皆植棗,以此物當食,家釀半斛,殷實富足”。元世祖時,黃驊冬棗形成規模化種植,黃驊市齊家務聚館村的冬棗林即由此時種植發展形成。如今,這里仍存有全世界面積最大,年代最古老的原始冬棗林,林中百年以上冬棗古樹1067株,其中樹齡600年以上者198株,這些古冬棗樹雖飽經風霜,仍枝繁葉茂,果實累累。
黃驊冬棗為皇家、貴族所推崇、喜愛,故而在歷史上有著高貴品質和傳奇色彩。“秦始皇聞之以為長生之果,久尋未得”。漢武帝太初三年東巡得之,謂之“棗中極品”,封為“仙棗”。弘治三年,明孝宗朱佑樘得之,以為神果,謂之“百果之王”,封為“貢棗”。此制沿襲至清,上下500年。
黃驊冬棗皮薄、肉厚、核小,肉質細嫩而酥脆,酸甜適口,口感極佳,“食之若夏朝雨露,得回腸蕩氣之益;含之似攀月擷霞,有夢繞魂牽之誘”,為果中珍品。據測定,黃驊冬棗總糖含量32.2%,總酸0.367%,每百克鮮棗維生素C含量354毫克,并富含多種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保健價值極高,有“長壽果”之美譽。1996年10月,在黃驊冬棗論證會上,被與會專家譽為“全國260余個鮮食棗品之冠”。
黃驊冬棗是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國內眾多專家實地考察分析認為:黃驊靠海,氣候條件上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冬棗果實的糖分積累,使其糖分含量較高;黃驊周邊土層較厚,耕性良好,土壤中含有豐富的氯、鉀離子,這些離子能夠使果實增加維生素含量和其他微量元素及多種營養成分的含量,并能使果實增加脆度和硬度。故而黃驊冬棗品質獨特,清甜酥脆,營養豐富,“內潤六合肝腸,外通八極清氣”。
2、油酥燒餅
油酥燒餅是地方風味食品,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油酥燒餅色澤金黃,薄層重疊,內外焦脆,香酥可口,適合各種年齡的人食用。如果裝進食品袋中,還能存放很長時間,不疲不餿,吃起來和剛出鍋時一樣。油酥燒餅制作工藝比較嚴格,面粉要經過發酵,秋冬季節,合面水應該溫和一些。制作時在水合面和油合面上撒些花椒,食鹽,茴香籽等調料,然后疊層作卷,搟成茶碗口般大小的面餅,放進特制的吊爐內用溫火焙烤,上下火要均勻,鍋底溫度要適當,一邊翻動,一邊往餅面上刷油,還要嚴格控制焙烤的時間。出鍋后,放在鐵架上晾焦,便可出售。
3、老豆腐
在任丘小吃中老豆腐是最有名的。白布蓬下,擺著兩只用棉布包裹的大罐,托盤上放有碗勺子及各種調料。只要朝旁邊的木凳上一坐,很快,一碗香氣四溢的老豆腐便端到顧客面前。老豆腐歷史悠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馳名四方。老豆腐選料較為嚴格。雜豆,酶豆,癟豆全部篩選掉,剩下的純正黃豆用水洗凈,經石磨粉碎后,去掉豆皮,開始磨漿。其他的工藝和制豆腐相似。盛豆腐的大罐用棉布包裹,即使在冬天,老豆腐也是熱乎乎的。其次,碗里的佐料也相當豐富,如小磨香油,芝麻醬,蒜泥,辣椒油,鹽水,醬油,醋等,吃起來清香可口,很有滋味。(
4、白洋淀熏魚
在美麗富饒的白洋淀邊,有一種傳統的風味食品--熏魚。熏魚的制作技術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首先應選好魚的品種。肉質細膩,形體扁側的魴魚,鯪魚,鰱魚等,比較適合制作熏魚。制作時,把選好的魚去鱗,開膛,用水洗凈,放進十幾種調料配成的湯盆里,浸泡半天,撈出后上鍋蒸熟。然后鍋里放進適量的白糖和小米,把熟魚擺在鐵蓖子上,用白糖和小米燒焦后冒出的濃煙熏蒸,勤翻動,到魚呈黃紅色為止。食用前,再往魚上刷些香油,使味道更加鮮美。制成后的熏魚,表面呈紅色,有特殊的煙熏香味,提起尾巴也不會松散,咀嚼時柔韌有勁,清香可口,魚刺能全部剔出。由于含水少,宜存放。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存上五六天也不會變質。
5、滄州金絲小棗:
滄州金絲小棗棗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上等的滋補食品。據分析,100g鮮棗含碳水化合物23.2g,熱量430.54kj,蛋白質1.2g,脂肪0.2g,鈣14mg,磷23mg,鐵0.5mg。干制成紅棗,則100g紅棗含碳水化合物50.3-86.9g,熱量1291.62kj,蛋白質3.3g,脂肪0.4g,鈣61mg,磷55mg,,鐵1.6mg。這些物質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
6、河間驢肉火燒
首先,它具有獨特的制作方法。面粉合好后,墊上油,折疊幾層,再搟成茶碗口大小的扁圓形,然后用木制的印板打上簡單的圖案,在鍋上烙熟后,再放進炭火爐里烘烤,直到表面略顯焦黃為止。再就是驢肉味道鮮美,大火燒取出后,用刀揭開層,趁熱往里塞滿熟驢肉,吃起來熱乎乎,香噴噴,一點也不膩人。如果串親或旅游,也十分便于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