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特產有上海水蜜桃、城隍廟梨膏糖、楓涇丁蹄、上海浦東雞等多種食品,以下介紹上海的特產食品是什么:
上海的特產食品是什么:城隍廟梨膏糖
城隍廟梨膏糖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于業主善于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紅等藥材和白砂糖一起經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則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藥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現由豫園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專賣。
重不過二、三市兩。用鱸魚制作的名菜,有被譽為“東南佳味”的鱸魚膾、鱸魚羹等。
上海的特產食品是什么:上海水蜜桃
據說上海最早栽培水蜜桃的人是天文家徐光啟的兒子徐龍興。解放后,市郊各縣的桃園都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其中南匯縣成為重點果區。品種除了有玉露水蜜桃、陳圃蟠桃外,還有早熟的“早生”、“雨化露”和中熟的“白風”、“鳳露”以及晚熟的“白花”等。上海水蜜桃以皮薄、汁多、香濃、味甜贏得海內外歡迎。英國、美國、日本都先后引種過上海水蜜桃。
上海的特產食品是什么:進京乳腐
上海郊區奉賢縣鼎豐醬園生產的“進京乳腐”久負盛譽,是全國著名的優質乳腐之一。品種有紅乳腐、白乳腐和花色乳腐三種。紅乳腐包括大紅方和小紅方。白乳腐包括糟乳腐、油乳腐和白方,花色乳腐品種更多,以配料而命名,如玫瑰乳腐、油辣乳腐、火腿乳腐、蝦子乳腐等等。其中以玫瑰乳腐最具江南特色。
上海的特產食品是什么:楓涇丁蹄
上海市郊金山縣出產的楓涇丁蹄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它采用黑皮純種“楓涇豬”的蹄子精制而成。這種黑皮豬骨細皮薄,肥瘦適中。丁蹄煮熟后,外形完整無缺,色澤紅亮,肉嫩質細。熱吃酥而不爛,湯質濃而不膩;冷吃噴香可口,另有一番風味。
上海的特產食品是什么:崇明水仙花
上海崇明水仙花已有近百年的栽培歷史。以其濃郁芳香著稱于國內外花卉市場,可與英國玫瑰齊名。“崇明水仙”中最名貴品種有:白玉水仙、琉璃水仙、喇叭水仙、球頭水仙和亞香水仙。
上海的特產食品是什么:上海崩瓜
因皮薄而脆,成熟后稍受碰擊即會崩裂而得名,外形長圓,中部略粗,似橄欖形的馬鈴,又稱馬鈴瓜。單重2公斤左右,大者2.5-3公斤,瓜皮呈淡綠色,有淺色花網紋,皮薄而脆,瓤色淡黃,籽血紅,肉厚汁多,甜度尤高,清香爽口。崩瓜植株嬌嫩,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如選擇排灌條件好的田塊,施足基肥,結瓜后只宜施淡肥,不能施濃肥、化肥,抗旱要開溝灌水,不能漫灌,摘瓜時宜在午后,以減少破裂。
上海的特產食品是什么:上海梨膏糖
據傳梨膏糖始于唐朝名相魏微,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歷史。他將草藥磨成粉末同梨汁一起煎熬,給其久病老母服用。后來這種方法競相流傳,成為療效食品梨膏糖。現在,上海豫園商場內的上海梨膏糖商店常年供應各式梨膏糖,有采用杏仁、山楂、川貝、桔梗、桔紅等十余種中藥材加工制成的止咳梨膏糖,還有姜汁、薄荷、胡桃、蝦米、肉松、松子等各種花式梨膏糖。
上海的特產食品是什么:鳳尾魚罐頭
鳳尾魚,又稱烤子魚,特征為體側扁,尾部延長,銀白色,雌大雄小。鳳尾魚是名貴經濟魚類,肉質鮮美,供鮮食或制罐頭食品。通常人們喜歡將它油炸,加上輔料佐餐,味香酥可口。油炸鳳尾魚制成的鳳尾魚罐頭暢銷國內外。
上海的特產食品是什么:上海浦東雞
肉質特別肥嫩、鮮美,香味甚濃,筵席上常作白斬雞或整整燉煮。它單冠直立,胸闊體大,黃嘴、黃腳,體形碩大。成年公雞可長到9斤,故有“九斤黃”之稱,母雞體重也有6斤左右。
上海的特產食品是什么:銀魚
產于上海的崇明、青浦等縣。在當地俗稱“面丈魚”或“面條魚”,肉嫩味美,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是餐桌上的珍品。用它和雞蛋一起下鍋旺火炒,可做成名菜“銀魚炒蛋”,也可曬成干或加工成銀魚罐頭。
上海的特產食品是什么:松江鱸魚
松江鱸魚僅產于上海松江縣西門外秀野橋下,為松江特產,自魏晉以來就聞名全國,其肉嫩而肥,鮮而無腥,沒有細毛刺,滋味鮮美絕倫,是野生魚類中最鮮美的一種,中國四大名魚之一。松江鱸魚體型呈紡錘形,長約十二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