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歷史悠久,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就誕生在這里。山東經濟發(fā)達,對中國內地經濟的貢獻有九分之一強,經濟實力為全國最發(fā)達的省份之一。山東有什么特產?山東特產好吃嗎?那么山東特產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山東特產有哪些。
櫛孔扇貝
櫛孔扇貝是蓬萊市主要養(yǎng)殖海產品之一。櫛孔扇貝在生物分類學上屬瓣鰓綱扇貝屬,兩殼有放射肋,形若扇狀,殼面褐色,有灰白或紫紅色紋彩,極美麗。蓬萊海域扇貝生產歷史悠久。據(jù)史料記載,早在5000年以前,沿海漁民就對扇貝進行采捕。扇貝除了供食用外,漂亮的貝殼還被用做裝飾品,加工成貝雕工藝品。70年代,櫛孔扇貝人工育苗和養(yǎng)殖技術研究獲得成功,扇貝養(yǎng)殖規(guī)模迅速擴大。90年代以來,蓬萊市櫛孔扇貝養(yǎng)殖面積已突破2.4萬畝,年產量超過8萬噸。
萊陽梨
萊陽梨產于萊陽,以其獨特的清香甜脆著稱于世,清朝曾被列為皇家貢品。購買指南:上好的萊陽梨大小適中,皮微黃,麻點兒稀,把兒細,入口甜而不膩,帶有一種清香。
天鵝蛋
天鵝蛋學名紫石房蛤,屬海洋雙殼貝類,是煙臺沿海名貴海產品之一。一般生活在水流暢通、粗砂、礫石海底。分布于牟平養(yǎng)馬島后海“小象島”與養(yǎng)馬島之間的一狹長水域內,面積約100畝。屬冷水性貝類,耐寒性很強。個體較大,有的長達115毫米以上,體重超過半公斤,且蛤肉肥滿,味道極為鮮美,營養(yǎng)價值較高。
福山蘋果
福山蘋果栽培的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素以色澤艷麗,皮薄肉脆,香氣馥郁,品質佳良而馳名中外,在國內外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能力。六七十年代一度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舉辦國宴、招待外賓的重要果品。年出口量達6000噸,無論是蘋果產量、質量還是出口創(chuàng)匯方面在全國均名列前茅。福山位于膠東半島東北部,自然條件和土壤條件均適于蘋果生長,而且尤以青香蕉、紅香蕉風味獨特。根據(jù)測定,福山蘋果每千克含糖120-160克,蛋白質1.8克,鈣90毫克,磷7毫克,胡籮卜素0.64毫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蘋果將成為必要的副食品之一。在長期的栽培管理實踐中,廣大果農摸索了一整套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低成本的栽培技術。該區(qū)現(xiàn)有蘋果品種100余個。為了發(fā)展“兩高一優(yōu)和出口創(chuàng)匯的蘋果生產,近年來福山區(qū)緊緊圍繞蘋果生產上質量、上檔次、上水平,大力發(fā)展以優(yōu)質紅富士等新品種為主要的蘋果生產。目前全區(qū)蘋果新品種面積10余萬畝,占蘋果總面積70%以上。蘋果總面積14萬畝,年產5000萬公斤以上。
淄博特產
周村燒餅
周村燒餅是淄博特產,亦為全國名點之一。圓形黃色,薄如紙片。正面布滿芝麻,背面充滿酥孔,口感酥、脆、香,有咸、甜兩種,用印花紙包裝,易于攜帶。
煙臺特產
煙臺土地特產有煙臺蘋果、煙臺大櫻桃、萊陽梨、山東風味小吃、福山拉面、蓬萊小面、炸蠣黃、煙臺葡萄名酒、至寶三鞭酒。
黑刺參
黑刺參屬棘皮動物門海參綱刺參科,多生長在海底巖礁、礫石地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重要的藥材和滋補品,是牟平沿海珍貴海產品之一。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養(yǎng)馬島和馬山嘴外海均產,以養(yǎng)馬島后海為多為好。養(yǎng)馬島后海海參的分布面積約8000畝,個體較大,資源較為豐富,年宜捕量約有3000斤(干品)。
刺參
刺參是我國20多種食用海參中質量最好的一種,也是蓬萊最重要的海產珍品之一。刺參屬棘皮動物海參綱,體呈圓筒狀,背面隆起,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規(guī)則的圓錐體肉疣,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3條不規(guī)則縱帶。刺參喜生活在水深3-15米、底質為巖石、海藻生長繁茂、風浪沖擊較小、無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區(qū)。刺參營養(yǎng)豐富,蛋白質含量高,不含膽固醇,是高級的滋補品,為海珍品之冠。還含有硫酸軟骨素,有強體抗衰、抑制腫瘤的功效。中醫(yī)認為:“海參性溫補,足敵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