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南京鹽水鴨、興化香蔥、邳州大蒜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首批100個中方產品后,江蘇又有雨花茶、陽澄湖大閘蟹、洞庭(山)碧螺春茶、盱眙龍蝦、洋河大曲、鎮湖刺繡等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第二批名單,將于協定生效后4年內完成相關保護程序。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是中國對外商簽的第一個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標志協定。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產品名錄,對我省地標農產品意味著什么?如何進一步擦亮地標產品“金字招牌”,呵護其獨特品質?新華日報財經采訪了有關專家和負責人。
在江蘇省綠色食品辦主任徐繼東看來,地理標志產品的“獨一無二”,可以總結為“二老四特”:“二老”,即“老天爺”的恩賜和“老祖宗”的傳承,獨特的品種、適宜生長的環境和一代代傳承的老手藝;“四特”,即獨特的環境、獨特的品種、獨特的種養、獨特的品質。“在‘四特’之外,獨特的文化也很重要。”徐繼東說,獨特的品質是地理標志認定的關鍵,獨特的文化則是打開知名度、打造名品的“金鑰匙”。像南京鹽水鴨,不少來旅游的外國游客都會嘗一嘗。
“截至3月底,今年興化出口香蔥類脫水蔬菜已達1.05億元,同比增長27.5%。當地出口企業已陸續接洽歐盟訂單。”南京海關所屬泰州海關查檢一科趙明華說,根據《中歐地理標志協定》,興化香蔥進入歐盟市場后將有權使用歐盟的官方認證標志,對于其提高市場知名度和占有率大有幫助。
早在2007年,中歐“10+10”地理標志互認互保試點項目就開始啟動,并于2012年11月達成協議,保護了雙方各10個地理標志,我省鎮江香醋、鹽城龍蝦入選。這是中歐互認地理標志產品互認的首次嘗試,不少企業邁出走向歐洲市場第一步,嘗到了甜頭。記者從鎮江市醋業協會獲悉,如今550ML的鎮江香醋在歐洲非常受歡迎,當地零售價在1.5歐元~2.5歐元之間。2020年,鎮江香醋出口8500噸,創匯1019萬美元。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生效以來,也有部分企業擔心歐洲人飲食習慣與我們不同,產品推廣難。“鎮江香醋消費者在國內是江浙一帶的人居多,到了國外,也主要是江浙一帶的移民在用。”鎮江市醋業協會相關負責人直言,“中國的調味品在國外始終是小眾品牌,主要消費者還是當地華人,外國人也會嘗試一下。但單是華人市場,就已經很大了。”
江蘇東方黎明控股集團的保鮮大蒜、腌制蒜米、脫水大蒜、罐頭大蒜、黑蒜等5種產品出口到歐洲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等國家,副總經理曹夢輝表示,中歐地理標志產品增加了產品的公信力和認可度,“同樣是出口大蒜,我們的品種更具競爭力”。
地理標志產品在市場上具有極大的號召力。2019年,江蘇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徐繼東介紹,全省各級地理標志管理部門、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加強協同,地理標志總量快速增長,品牌效應日益凸顯。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地理標志產品91件、地理標志商標349件,總量位居全國前列。
地理標志屬于知識產權的一種。“《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的生效,必將進一步拉緊中歐經濟紐帶,深化中歐經貿合作。”省知識產權局產業促進處負責人表示,歐洲是知識產權制度的發源地,此次合作必將在更大范圍內加強中歐知識產權保護合作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