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鴛鴦火鍋
很多香港藝人都為之瘋狂,據聞郭富城在離開時就把火鍋材料打包回去再過癮。火鍋最重要的是湯底,有多少店就有多少種湯底,但沒有人知道湯底的材料和制作方法。跟吃川菜一樣,火鍋的麻辣程度是分等級的,鴛鴦火鍋是一半辣一半不辣,任君選擇。有別于其它火鍋的是,材料里不可缺少的是鴨血,還有豆腐、牛肚、牛什、雞肉等。價格豐儉由人,折合人民幣100元到上千元.
香港:燒臘
燒臘包括燒鵝、乳鴿、乳豬、叉燒以及一些鹵水菜式。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醬汁腌制一段時間再放到爐里烤,燒鵝、乳豬皮脆,肥美,口味略帶廣東人喜愛的甜味。深井燒 鵝、花田乳鴿是其中的“老字號”。廣東人逢年過節上香拜神都會帶上乳豬,電影(視)開鏡也喜切乳豬圖吉利。鹵水菜式相對清淡,鹵水鵝掌(翼)、鹵水鴨腎等。
哈爾濱:得莫利燉活魚
哈爾濱郊區靠著馬路邊有一個叫得莫利的小村莊,村里人在路邊上開了個小吃店招待路上歇腳吃飯的過路人。把豆腐、寬粉條子和烏蘇里江里撈上來的鯉魚燉在一起吃是老鄉們吃個熱乎的老做法。后來菜的做法不脛而走,傳遍了城里的大街小巷。哈爾濱人 說: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歡吃西餐和東北大菜,咱們吃得莫利燉活魚去。
大連:咸魚餅子
咸魚餅子從當地農村流入城市,現在所有小館子大飯店都吃得上。魚是秋天的海魚,有棒魚也有黃花,巴掌長,放了姜蔥鹽腌,腌好了用油煎的焦黃。餅子是陳年的苞谷面摻了豆面白面發的。把大鍋燒上水,餅子貼在鍋四周,想吃啊?等著熟吧!
湖南:口味蝦
口味蝦又叫長沙口味蝦、麻辣小龍蝦、香辣小龍蝦等,是湖南省著名的漢族小吃,以小龍蝦制成,口味辣鮮香,色澤紅亮,質地滑嫩,滋味香辣。20世紀末開始傳遍全國,成為人們夏夜街邊啤酒攤的經典小吃。
湖北:熱干面
熱干面是湖北省武漢市的漢族特色小吃,原本是武漢的特色美食,在湖北很多地方都十分受歡迎。隨著湖北人在其他省市地人口增多,武漢熱干面也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是諸多人喜歡的面食之一。
廣東:蝦餃
蝦餃是廣東省的漢族傳統小吃,屬粵菜系,起源于廣州郊外靠近河涌集市的茶居。那些地方盛產魚蝦,茶居師傅再配上豬肉、竹筍,制成肉餡。當時蝦餃的外皮選用粘(大)米粉,皮質較厚,但由于鮮蝦味美,很快流傳開來。
北京:北京烤鴨
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由中國漢族人研制于明朝,在當時是宮廷食品。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里嫩。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上海:南翔小籠包
南翔小籠饅頭,又叫南翔小籠包,是上海嘉定區南翔鎮的漢族傳統名小吃。已有100多年歷史。該品素以皮薄、餡多、鹵重、味鮮而聞名,是深受國內外顧客喜愛的風味小吃之一
香港:絲襪奶茶
絲襪奶茶是具香港特色的一種奶茶,是香港人日常下午茶(和早餐)常見的飲品。基本上,在香港茶餐廳供應的奶茶都是用絲襪奶茶的方式泡制。
澳門:葡式蛋撻
葡式蛋撻,又稱葡式奶油塔、焦糖瑪琪朵蛋撻,港澳及廣東地區稱葡撻,是一種小型的奶油酥皮餡餅,屬于蛋撻的一種,焦黑的表面(是糖過度受熱后的焦糖)為其特征。
廣西: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小吃。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大米磨成漿,裝袋濾干,揣成粉團煮熟后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圓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
江西:瓦罐煨湯
瓦罐湯是江西省漢族民間傳統煨湯方法,以瓦罐為器,精配食物加以天然礦泉水為原料,以硬質木炭火恒溫傳統式六面受熱,煨制達七小時以上。終于演譯成倍具民間傳統特色又合乎現代人口味的美食。
河南:燴面
燴面是一種葷、素、湯、菜、飯兼而有之的河南傳統美食,有羊肉燴面、三鮮燴面、五鮮燴面等多種類型。 燴面的精華全在于湯,下面時,鍋內放原汁肉湯,將面拉成薄條入鍋,上桌時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
山東:油炸螺絲糕
油炸螺絲糕是濟南的一種傳統精美的漢族糕類小吃,皮脆內嫩,蔥香濃郁。傳說這種螺絲糕是一百多年前由三位徐氏兄弟從南京傳來。
江蘇:鴨血粉絲
鴨血粉絲是南京著名的風味小吃,由鴨血、鴨腸、鴨肝等加入鴨湯和粉絲制成。口感鮮香,爽口宜人。鴨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
浙江:紹興腐乳
紹興腐乳是浙江地區漢族名菜,當地人叫“霉豆腐”,又有“素扎肉”的雅稱。紹興腐乳是價廉物美的佐餐佳品,紅方的汁燒肉,肉味香冽,是紹興傳統的家鄉名菜;醉方的汁,紹興人多用來蒸豆腐,放上點小蔥,呈白底、黃液、青蓋面的特殊色汁,其味別有風味,令人食欲陡增。 紹興腐乳雖不及紹興老酒的舉世聞名,但去紹興旅游的中外游客,也喜歡買上幾瓶,帶回去以饋贈親友。
安徽:八寶肉圓
徽菜中的“八寶肉圓”是以雞肉出鮮、火腿佐味、冬菇增香而著稱,其用料和制法特別,是山區人發喜慶宴席必備的風味
福建:土筍凍
土筍凍是發源于福建泉州的一種色香味俱佳的漢族傳統風味小吃。如今流行于整個閩南地區,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相傳發明人是民族英雄鄭成功。
黑龍江:哈爾濱熏肘花
哈爾濱熏肘花,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特產,屬于熏制類菜肴。主要旭將煮熟的豬肘花單行擺入熏屜內,裝入熏鍋或熏爐熏制。
吉林:長春朝鮮冷面
延邊朝鮮族喜吃冷面。冷面現今在國內很有名氣,冷面的主料為白面,蕎麥面和淀粉。做冷面時,先把和好的面用專用機械壓入鍋中,煮熟后撈出,用冷水冷卻。后加牛肉湯或雞肉湯,配以泡菜,辣椒,牛肉片,雞肉丸子,蘋果片,雞蛋等佐料,即可食用。
天津: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即: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是全國聞名的漢族特色傳統風味小吃,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號之一。
河北:驢肉火燒
河間驢肉火燒是河北省河間市漢族傳統名吃。涼肉夾餅,再加以驢凍,驢凍入口即化。河間驢肉火燒的味道是外熱里爽,清爽醇香。
山西: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的漢族傳統面食,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 ,流行于北方。操作過程:將面粉和成團塊狀,左手舉面團,右手拿弧形刀,將面一片一片地削到開水鍋內,煮熟后撈出,加入臊子、調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面最為著名。
內蒙古:烤全羊
烤全羊(Roast Whole Lamb)是蒙古族人民膳食的一種傳統地方風味肉制品,一道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菜,是該民族千百年來游牧生活中形成的傳統佳肴,是蒙古族招待外賓和貴客的傳統名肴。
青海:甜醅
甜醅西北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用燕麥或青稞制作。在是青海高原古城西寧和農業區各城鎮,都能看到獨特的民間小吃“甜醅”。
甜醅是用青藏高原耐寒早熟的糧食之一青稞加工而成的一種風味小吃。群眾中有句順口溜:“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兩碗能開胃,三碗四碗頂頓飯”。
甘肅:蘭州牛肉拉面
蘭州牛肉拉面,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面,“中國十大面條”之一[1] ,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
新疆:烤羊肉串
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說是風靡全國的一種風味小吃,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烤羊肉串,維吾爾語稱之為"喀瓦甫",是維吾爾族的一種傳統小吃。
寧夏:清蒸羊羔肉
寧夏羊羔肉細嫩鮮美,沒有膻味。羊羔肉最好選用胸叉、上脊骨部位,剁成長方形條,用清涼水洗凈,擺在碗內,放上生姜、大蔥、大蒜;再放上幾粒生花椒,上籠蒸30分鐘左右;然后扣至湯盤內上桌,配以醋、蒜汁、鹽等調料佐食。
云南: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云南滇南地區特有的漢族小吃,屬滇菜系。過橋米線起源于蒙自地區。過橋米線湯是用大骨、老母雞、云南宣威火腿經長時間熬煮而成的。
貴州:碗耳糕
碗耳糕又名“娃兒糕”,貴州貴陽地區漢族特色糕點[1] 。形狀像一個小茶碗,因用“碗耳糖”制作,小孩特別愛食,故名。
西藏:酥油茶
酥油茶是來自中國西藏的一種特色飲料。多作為主食與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作用。此種飲料用酥油和濃茶加工而成。
重慶:酸辣粉
重慶酸辣粉是四川及重慶城鄉間廣為流傳的漢族傳統名小吃,是重慶人的最愛。主粉由紅薯,豌豆按最佳比例調和,然后由農家用傳統手工漏制而成。口味偏重,以酸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