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紅花牛”在張家川縣飼養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北宋時期就有“回回”定居張家川縣帶動回漢群眾發展養牛養羊產業,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經過40多年的選育,逐步形成了以西門塔爾、夏洛萊、秦川等優良品種為父本,本地黃牛為母本,具有紅白花色特征的肉牛群體。生產區域涉及全縣15個鄉鎮258個行政村,飼養量約12萬頭,是體貌特征明顯,肉質鮮嫩,生產性能優越的地理標志性產品。
“張家川紅花牛”農產品地理標志評審登記后,將進一步提升我市肉牛產業生產水平,提高產品的信譽度和知名度,增加肉牛產品的附加值。今后,要加大保護力度,著眼規模化做大肉牛基地,著眼標準化做優品種質量,著眼市場化做精特色產品,著眼產業化做強龍頭企業,著眼多元化做好市場營銷,為“張家川紅花牛”品牌實行原產地域保護、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品牌化經營提供了堅實保障。
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東接陜西省隴縣,南鄰清水縣,西連秦安縣,北毗華亭、莊浪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05°54′00″~106°35′00″,北緯34°44′00″~3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