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棗是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的特色水果產(chǎn)品之一,別名桂香柳、香柳,又名林檎,是千里河西走廊群眾十分喜食的一種果品,尤其以民勤產(chǎn)量最高,品質(zhì)最佳。
▽民勤沙棗歷史淵源(文化內(nèi)涵)
沙棗屬薔薇科落葉喬木,樹干高丈余,葉卵形而尖,邊緣有毛狀鋸齒,花冠五瓣,色白,帶有紅暈,萼亦五片,集合為圓筒形,花后結(jié)實,形圓,直徑約寸許,夏末成熟,味甘而帶酸。
蘇頌曰:“林檎有甘酸二種,甘者早熟,酸者熟差晚。”李時珍曰:“林檎即奈之小而圓者,味酢者即楸子也,其類有金林檎、紅林檎、水林檎、密林檎、黑林檎,皆以色味立名”。
《學(xué)圃余疏》云:“今之花紅即古林檎,又北方稱為沙果者亦即此物。”
▽民勤沙棗地域特點(產(chǎn)品特色)
民勤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東北部,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依武威,西毗鎳都金昌,東北和西北面與內(nèi)蒙古的左、右旗相接,屬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區(qū)。大陸性沙漠氣候特征明顯,冬冷夏熱、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該地區(qū)有利于沙棗的生長。
民勤沙棗,個體肥大,肉厚、味甘美,果實淀粉含量很高,營養(yǎng)豐富,成分接近于高粱,可食用,也可釀酒、釀醋、做醬油等。而勤勞的民勤人民亦喜歡用沙棗款待客人,或用沙棗饋贈親友。
▽民勤沙棗的營養(yǎng)價值及功效
沙棗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欲的功效;提高人體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細(xì)胞。沙棗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貧血、過敏性紫癜等癥有較好療效;對病后體虛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