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溫暖雨多、無霜期長,海區常年比重在1.006~1.022,海水透明度在0.3m~2.0m,PH值7.5~8.3。養殖區內浮游生物及游泳生物十分豐富。給欽州鱸魚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 欽州鱸魚是欽州市特色、優勢水產品之一,養殖歷史悠久,富有濃厚的文化底蘊。據《欽州志》記載,“欽州市靠山臨海,物產資源豐富,海水咸淡適中、水質潔凈、餌料充足、沒有污染,是欽州鱸魚的原產地”。鱸魚在欽州沿海一年四季都有產,但以每年秋季至次年春季,捕撈的鱸魚最多、最大、最鮮。長久以來,流行這樣一句話“到欽州,一定要吃欽州鱸魚,吃欽州鱸魚要到龍門吃茅尾海(茅嶺江、欽江出海口)鱸魚,到東場吃大風江鱸魚”。茅尾海、大風江的野生鱸魚聞名在外,因為鱸魚生長在茅嶺江、欽江、大風江咸淡水的交匯處的河口,特殊的自然環境使鱸魚的肉質更鮮美。
“欽州鱸魚”年產量達5569噸,年產值1.5億元以上,是欽州沿海農村經濟主要支柱產業之一。為提升“欽州鱸魚”品牌,擴大鱸魚產業規模,欽州市出臺了相關的優惠扶持政策,欽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協同各沿海水產養殖協會切實加強技術指導服務,指導養殖戶按照無公害生產基地要求進行養殖場管理,推廣仿生態養殖,嚴禁使用違禁投入品,以鮮活魚蝦等天然飼料為主,并大力發展深海網箱養殖,使“欽州鱸魚”更接近自然生態產品。同時,按無公害生產基地要求制定管理規程,建立從養殖場建設到產品銷售全程服務體系。
地域范圍
欽州鱸魚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包括:廣西欽州市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08°27'35.12"~108°57'28.05",北緯21°35'20.62"~21°51'34.13"的區域,包括欽州港區、三娘灣管理區,欽南區的龍門港鎮、康熙嶺鎮、尖山鎮、沙埠鎮、大番坡鎮、犀牛腳鎮、東場鎮、那麗鎮所轄行政區域及其毗鄰海域。養殖面積952.35平方公里,年總產量約6000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品質特征特性:欽州鱸魚魚體碩長,體色鮮亮,口較大,上端位,吻尖、牙細小,前鰓蓋骨后緣有細鋸齒,側線與體背緣平行、體背披細小櫛鱗,皮層厚實,鱗片不易脫落。體背側呈青灰色,腹側為灰白色,體側及背鰭鰭棘部分布著黑色斑點,隨年齡增長,斑點逐漸偏淡。欽州鱸魚肉質細嫩鮮美,口感醇厚無膩、肌肉富有彈性。 (2)內在品質特性:欽州鱸魚個體大,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每100g鮮肉中蛋白質含量為18.34~21.74g、 脂肪0.42~3.50g、鈉34.20~41.37mg、鈣36.96~63.00mg、鎂23.18~26.88mg、氨基酸總量17.49~20.62g,鋅6.30~8.38mg/kg、硒0.51~0.66 mg/kg,富含有多種氨基酸。 (3)安全要求:欽州鱸魚在養殖過程中嚴格執行《海水水質標準》(GB3097)、《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無公害食品海水養殖用水水質》(NY5052-2001)、《無公害食品鱸魚養殖技術規范》(NY/T 5273-2004)等有關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