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大通雞腿蔥
審定(登記)年份:2004
審定(登記)單位:青海
品種來源:農家品種(常規種),青海省農林科學院園藝所和大通縣蔬菜站于1994年—2003年通過篩選、提純而成。
是否轉基因:否
特征特性
株高78.0~92.3厘米,分蘗中等,葉細管狀,綠色,葉長53.2~70.8厘米,葉橫徑長0.8~1.5厘米;葉面無臘粉;假莖橫徑1.5~2.0厘米,假莖扁圓筒形,長20.4—28.5厘米,基部膨大,稍有彎曲,形似雞腿,成株葉數3~7枚。傘狀花序,花瓣白色,雄蕊6枚,3長3短相間排列,雌蕊1枚。種子盾形,內側有棱,種皮黑色,千粒重2.3~3.6克。單株采種1.6克。單株重58.5~80.8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質3.31%,Vc23.95毫克/100克,可溶性糖7.87%。中晚熟品種。出苗至定植250~260天,全生育期400~410天。耐寒性強,較抗旱,耐貯藏。抗紫斑病,中抗霜霉病。
產量表現
在土壤條件好的水地種植,畝產量為3200~3500公斤;在山旱地種植畝產量2500~280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
喜質地疏松,肥力較好的中性土壤。畝施有機肥3~4立方米,純氮10公斤,純磷8.5公斤,純鉀19公斤,在生長中后期分二次追施純氮6公斤。適宜播期8月中旬,播種量3~4公斤。翌年5月中旬進行定植。定植前,施有機肥耕翻、平作后起壟,高10~15厘米,行距50~60厘米,將蔥苗分開擺靠在溝壁上,株距3~5厘米,后覆土。緩苗期忌在蔥田中積水,緩苗后,及時松土、除草,淺培土一次。生長盛期結合澆水進行兩次追肥,并進行培土,每次培土至蔥心為止。
適宜種植區域
適宜青海省黃河、湟水流域水地及柴達木盆地種植。
大通雞腿蔥
青海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蔬菜技術推廣中心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橋頭鎮、塔爾鎮、遜讓鄉、極樂鄉、城關鎮、新莊鎮、寶庫鄉、青林鄉、長寧鎮、多林鎮、朔北鄉、青山鄉、景陽鎮、東峽鎮、良教鄉、樺林鄉、黃家寨鎮、斜溝鄉、向化鄉、石山鄉。地理坐標為東經101°51′00″~101°56′00″,北緯36°43′00″~3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