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五糧液酒廠生產的五糧液,以獨特的原料配方和工藝,在酒類生產中獨樹一幟。它是選用高粱、糯米、大米、玉米、小麥等五種糧食作原料,采取“續糟配料,混蒸制曲,陳年老窖發酵,原度封罈貯藏”工藝釀成的六十度濃香型白酒。
這酒的特點是:香氣撲鼻,入口柔和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飲后余香不盡。
▽五糧液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五糧液的產地宜賓市,古時曾有戎州和敘府之稱,自古以來,就是產好酒的地方。唐代詩人杜甫路過戎州,曾以“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的著名詩句,贊美宜賓綠酒紅果交輝的情景。
《敘州府志》記載:宋代,王公權創用三種原料釀酒,并以杜詩命名為“荔枝綠”酒,據傳這種酒曾被列為川南第一名酒。一九一六年,宜賓張萬和糟坊生產的五糧液,便是仿“荔枝綠”的釀造法精心釀成,獲得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的金質獎章,后來又獲得當時政府的獎狀。
據四川文物管理委員會鑒定:現在宜賓市五糧液酒廠用的發酵窖有些是池明代遺物中國距今已有四五百年五糧的歷史。可見,今日的五糧液是繼承歷代釀酒技藝,經過不斷創新改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