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舊縣名,位于山東省中部,泰沂山區北緣。1958年撤縣,并入淄博市。據考證,漢朝時期已開始燒制釉瓷。到了宋代開始創作名貴的“雨點釉”和“茶葉末釉”。明末又試制成功白釉陶瓷。博山美術陶瓷發展到清代,窯戶增多,規模擴大,開始生產日用細瓷。具有傳統特色的“雨色釉”“茶葉末釉”,至今仍被國際市場視為珍品。博山美術陶瓷中的最著名的“雨點釉”,史書上稱作“油滴”,因在烏黑的釉面上呈現晶瑩的銀色斑點而得名。其斑點小如米粒,看上去,就象夜間空中閃閃發光的繁星,曾有“尺瓶寸盂視為無上之品,茗甌酒盞嘆為不世之珍”之說。“雨點釉”在日本稱“天目釉”。這種瓷的茶具是日本茶道中的精品。另一種名貴釉是“茶葉末釉”由于釉吐灰綠,儼如茶葉之色,故名。它是一種含有結晶礦物的無光釉,釉面上布滿形似茶葉末的星點,柔和淡雅,古樸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