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新春時節(jié),正是福建沿海梭子蟹生產(chǎn)的旺汛,在旅社里、菜館里,想要吃到體肥膏滿的鮮梭子蟹并非難事。每只約半斤左右,甲殼紅里透黃,掀開凸起的硬殼,一塊塊桔紅色的蟹黃飄出撲鼻的葷香,令人垂涎。
剝下一對前螯(大腳),肉白質(zhì)嫩,美味異常。此情此景,不禁使人想起“紂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的詠蟹詩句。
福州市特產(chǎn)-梭子蟹相關(guān)圖片
▽梭子蟹地域特點(產(chǎn)品特色)
梭子蟹有五對足。第一對呈鉗狀,稱鰲足,有攝食御敵的功能;二、三、四對呈爪狀,稱步足;最后一對呈槳形,稱游泳足,在水中主要靠這對足游泳。它平靜時常用第二、三、四對步足的尖頭慢慢步行,受驚時則五對足同時運動很快逃跑。
遇敵害還能自動拋棄足肢而逃逸。它一身硬甲刺棘鋒利,橫行淪海,故有“鐵甲將軍”、“橫行公子”之稱。歷史上借詠蟹以托諷刺的影射詩作膾炙人口,“常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得幾時?”這詩句是嘲諷陷害忠良的明朝奸臣嚴(yán)嵩的。
梭子蟹不但肉味佳美,而且營養(yǎng)豐富,全身是寶。據(jù)測定,它可食部分含蛋白質(zhì)14.1%、脂肪2.3%、無機鹽5%、糖類1.3%,還含有維生素A、核黃素、多種氨基酸及鈣、磷、鐵等。
梭子還是一種海洋生物藥物,具有攻毒、散風(fēng)、消100水積、行瘀之功能。殼燒后研末可治療乳痛、食累腹脹、跌打損傷、凍瘡和無名腫毒,膏能治皮膚潰瘍。全蟹搗爛外敷或以湯沖洗,可治過敏、接觸性皮炎。
梭子蟹的甲殼,含碳酸鈣75%,蛋白質(zhì)12.5%,甲殼素12.5%,用蟹殼提煉的甲殼素,是人造纖維、紡織、印染電影烤貝和造紙工業(yè)的重要原料。甲殼等不可食部分還可加工成飼料,促進禽畜快生骨架,雞鴨多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