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倒刺鲃
光倒刺魚巴地方名叫青鱒、鰹鐘、青娟、娟魚、石娟、石鯇等名稱。主要分布于南方的河流和湖泊,屬中下層魚類,常棲息于水流湍急,水色清澈、多石礫的中小河流。光倒刺鲃的食性據1981~1983年珠江水系漁業資源調查是以植物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以藻類為主,其次為水生昆蟲、螺螄、淡水殼菜等軟體動物,也食少量的苦藻、輪葉黑藻和馬來眼子菜等水生植物。
光倒刺鲃具有體態靚麗、體型大(可達5公斤以上)、生長快、肉質鮮美、抗逆性強、易馴化的特點,可用人工投喂麥皮、糠、花生麩等飼料飼養,年增重可達500克以上。近年來
,已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養殖并不斷升溫,魚價500克為30~60元之間,養殖經濟效益極好。湞江區境內有光倒刺鲃苗場和飼養示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