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有什么特產呢?潮州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物華天寶,擁有眾多特產,其中潮州柑和鳳凰茶久負盛名,還有潮繡、抽紗、陶瓷、木雕等著名工藝品。
鳳凰單叢
產于潮州市潮安縣鳳凰鎮烏崠山。其成品條索緊結重實,茶湯金黃明澈,具有獨特的天然花香,口感香醇,喉底回味甘鮮,且頗耐沖泡;飲畢聞杯,余香留底,大有“繞鼻三日不絕”之勢,堪稱“天、地、人”具備之佳茗。
嶺頭單叢
產于潮州市饒平縣北部山岳,系采用二十年以上高山單叢茶精細制作而成。外形條索緊結、挺直,香氣獨特,滋味濃醇,“蜜韻重”,回甘力強,湯色金黃透亮。
石鼓坪烏龍
石鼓坪是潮州市潮安縣鳳凰鎮著名畬族鄉,所產烏龍茶最負盛名。
蓬萊茗
產于潮州市潮安縣赤鳳鎮。揉合綠茶與烏龍茶制和工藝研制而成之新品種,兼有綠茶的青湯綠葉、清醇回甘和烏龍茶的天然花香特點。
楓溪陶瓷
潮州生產陶瓷始于新石器時代;到了兩晉、南北朝,逐步趨向瓷化;唐代,古城北郊已有瓷窯;北宋,古城東郊的筆架山,出現了百窯村瓷制品除日用瓷、衛生瓷,以及工藝瓷等6000多樣花色品種。潮州陶瓷的裝飾,有潮彩、粉彩、釉下彩、貼花、印花、裝飾土等。生產量已經占全國百分之五十。
抽紗
潮州抽紗是傳統的潮州刺繡與歐洲抽紗相結合的產物,有著百年的歷史,以其技藝精巧、輕盈淡雅見長,被譽為“南國名花”。潮州抽紗的特點是按一定圖案抽出布料中的某些經緯線,以針線縫鎖抽口,再加花紋刺繡。潮州抽紗通過400多種巧妙的針法工藝和繁復精致的設計布局,變化出千姿百態的圖案。潮州抽紗的主要品種有手巾、臺布、繡衣、床罩、被枕套、靠墊、餐套等,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國家,不少產品多次作為國禮品贈送外賓。
金漆木雕
潮州木雕萌芽于唐宋時期。潮州金漆木雕是在木雕作品上聚漆貼金,使其具有金碧輝煌的藝術效果。潮州木雕作品款式多樣,有廳堂用的門窗、屏風、柜櫥、幾案床榻、橫披條幅,有迎神賽會用的香爐、神龕、燭臺、饌盒,還有人物、花鳥等各式各樣的藝術品。木雕雕刻技巧有浮雕、沉雕、鋸通雕、通雕、圓雕等。玲瓏剔透的木雕作品,聚漆貼金以后,顯得更加華貴。潮州金漆木雕遠銷德國、加拿大、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玉雕
明代潮州已有生產玉器的作坊。潮州玉雕以南方碧玉為主要原料,近年兼用遼寧岫玉、河南獨玉和加拿大碧玉。產品古樸典雅,主要品種有首飾、人物、盆景、爐瓶、茶酒具、碗類等。潮州的玉雕制品,深受港澳同胞和東南亞僑胞的喜愛,在國內旅游市場也很暢銷。
金銀首飾
潮州金銀首飾工藝始于晚清。潮州金銀首飾品種繁多,有手鐲、手鏈、戒指、胸花、項鏈、耳環、頭結、發夾、釵牌、墜等1000多個花色品種;造型除部分采用幾何圖形外,大多以象征吉祥、平安、友愛為題材,構思獨特,美觀新穎,富麗華貴。潮州金銀飾品暢銷歐洲、東南亞、中東、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部分內銷旅游市場。
香包
香包是潮州民間獨特的傳統工藝品。其制作方法是在綢緞或布料上繡制各種花卉鳥獸,內包香料。香包外觀精巧,氣味芬芳。傳統香包有香囊、粽球、針包、瓜子雞、紐絨、結帶等,造型美觀,品種多樣。香包主要用于佩帶或作為吊墜飾物。
麥桿畫
潮州麥桿畫是一種洋溢著濃郁鄉士氣息的民間藝術,其制作方法是用刀具裁剪麥稈片貼成各種畫面。潮州麥桿畫的創作始于本世紀40年代,品種有掛屏、日歷板、書簽、賀片、仿古小畫片和仿郵票小彩片等欣賞品,也有立體造型的首飾盒、茶葉盒、鏡框、文房四寶等衫品的裝飾。麥桿畫利用麥桿的反光作用,產生特殊的藝術意境。麥桿畫內空豐富,構圖獨特,生動傳神,多彩多姿。
竹制品
潮州東北部山區盛產竹子,有毛竹、綠竹、厘竹、桂竹,為生產竹制品提供豐富原料。潮州生產的竹制品除桌、椅、幾、谷答、畚箕、竹簍、扁擔、籮、筐等家具和家具外,還有窗簾、門簾、燈罩、扇子、吊籃、花籃、涼席等日用品和工藝品。潮州竹制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法國、挪威、意大利、德國、芬蘭、荷蘭、瑞典、比利時、日本、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茶葉
潮州茶的種植和制作歷史長、品種多。目前潮州茶的品種,主要有鳳凰水仙、福建水仙、烏龍、石古烏龍、梅占、名花、奇蘭、黃旦、鐵觀音、本山、大紅、黃金香、肉桂等10多個。其中鳳凰水仙最多,為潮州的當家茶。據林業部門統計,全市現有茶園85000多畝,擁有中小型初、精制茶葉加工廠120家。潮州茶葉以其品質優良飲譽海內外,遠銷歐美和東南亞,是本市的重要創匯商品。
潮州柑
潮州柑是柑中最有名的世界良種,春末夏初開白花,秋季結果,冬季收獲。潮州柑有碰桶柑、蕉柑、雪柑3個品種,碰桶柑果碩大,朱黃色,皮松脆而浮凸,不緊黏其瓣,故最易除皮。瓣肥汁多而少核,味甜如蜜,有“蜜柑”之美譽。蕉柑形狀略小,皮較厚硬,與瓣貼實,這種柑稍遜碰桶柑,蜜餞的柑餅多用它制成,雪柑有點近似新會橙,汁多,但稍酸,適宜切開吮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