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有什么特產?
嘉興市,位于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那么嘉興特產有什么?嘉興特產有哪些?下面好口特產網小編介紹嘉興特產。
嘉興特產
1、五芳齋粽子
號稱“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美、咸甜適中而著稱。五芳齋粽子按傳統工藝配方精制而成,選料十分講究,肉粽采用上等白糯、后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則用上等赤豆“大紅袍",通過配料、調味、包扎、蒸煮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嘉興五芳齋粽子有肉粽、豆沙、蛋黃等幾十個花色品種。如今,嘉興五芳齋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方便、食用方便備受廣大旅游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地,并獲得了首屆國貨精品獎。
2、南湖菱
秋季,在嘉興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一種時令水果,其形狀圓而無角,肉質鮮嫩,這就是嘉興著名的特產南湖無角菱,簡稱南湖菱,因其地處南湖面得名,也有人依形稱其為元寶菱、餛飩菱、和尚菱等。一般來說菱都有角,故稱“菱角”,然而嘉興的南湖菱卻是無角的,其皮色翠綠,兩端圓滑,并以皮薄、肉嫩、汁多、甜脆、清香而勝于其他品種。南湖菱不僅可以生吃、熟吃,而且可以制糕點、佳肴或釀酒、制糖。生食者選色翠而鮮嫩,尤其是剛出水時口味更佳,熟食則選色黃褐之老菱,洗凈后煮食,口味香甜濃郁,肉糯可口;食風菱者選黑色烏菱,洗凈后在風中晾干,然后剝食菱肉,此時肉質堅硬,但香味奇特,味美滋口。
3、桐鄉李
李是古今稀有的珍果,也是桐鄉的傳統名果,盛名傳于天下,身價百倍。李果大色艷,核小肉厚,漿液甘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品質極佳為群李之冠。古代是獻給帝王的“貢品”珍果,歷代文人逸士亦為之傾倒,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和詩篇。《春秋》杜預注:“吳都嘉興縣西南有城,其地產佳李故名”。原產李的李城,即今桐鄉市百桃鄉桃園村。李7月上旬成熟,其果硬熟時致密,鮮甜清香,脆而爽口,軟熟后化漿液盈溢,有蜜甜酒香。
4、西塘八珍糕
八珍糕選用山藥、茯苓、莧實、米仁、麥芽、扁豆、蓮肉、山楂等八味草藥輔以優質糯米粉、白糖精制而成。此糕青黑發脆,起初以能消小兒疳積而走俏,后由于選料考究、加工精細、口感香甜,且益脾健胃,逐成為江南名點,享譽白余年而不衰。如今,古鎮西塘已作為旅游勝地面對四方賓客,西塘人秉承古方,根據各人不同的口味,在八珍糕的基礎上又開發出綠豆燥片、果酥等近十種新品。
5、文虎醬鴨
文虎醬鴨是浙江嘉興的一道地方特產,記得曾經在其廣告牌上看到過閻明復先生的題詞——浙江第一鴨。至于為何是浙江第一,有熱心人給過一個不錯的解釋:全球第一鴨是唐老鴨,中國第一鴨是北京烤鴨,所以這文虎醬鴨只好屈居省內第一。如此說來,文虎醬鴨倒有可能是——一般一般,全球第三。
運用獨特的烹煮手藝,工藝先進、用料考穵、口味獨特、以其“色澤褐紅、味道鮮美、油而不膩、酥而不爛”的特色暢銷全國各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昧,是居家、旅游、宴請之佳品。
6、平湖糟蛋
1)、選新鮮整齊的鴨蛋,洗凈,放入小壇內。加上醋,封好壇口。約一個星期后,蛋殼變軟,小心取出,用冷水洗去醋味,瀝干。2)、將小壇內的醋倒掉,洗凈小壇,再將鴨蛋輕輕放入,倒入香糟鹵,并將壇口密封。約一個星期后即可食用,隨吃隨蒸即成。注意/1、鴨蛋要鷴整齊,如用雞蛋方法同上。
3)、腌制時間,不能提前,否則將影響其獨特風味。
7、槜李
槜李為李中珍品,它是桐鄉著名的土特產。古代常作進貢帝王之“貢果”,聞名遐邇,槜李原產于古槜李城附近。《春秋》杜預注曰:“吳郡嘉興縣西南有槜李城,其地產佳李故名。”據說,古槜李城就在桐鄉百桃鄉境內。如今古城已無蹤影,但槜李仍有出產。百桃鄉桃園村就有一個規模不小的槜李園。附近農家也都栽有槜李。這里出產的槜李,果形碩大,味道鮮美,每顆槜李果底有一個小小的印痕,形同指甲印。據傳,這是美女西施留下的印記。
8、杭白菊
桐鄉素有杭白菊之鄉的美譽,其所產杭白菊占全國飲用菊總量的9/10,還暢銷港澳臺以及東南亞等國,是我國傳統出口名特產品。早在20世紀20年代,桐鄉白菊花就以其色、香、味、形“四絕"成為飲用菊之佳品,目前市場上優質的盒裝杭白菊,沖泡后不散心、不落瓣,花形完整,素凈馨香。飲用杭白菊能清熱解渴,潤喉生津,平肝明目,品嘗時還能盡觀賞之雅興。其色、香、味、形堪于西湖龍井相媲美。近年來,杭白菊袋泡茶、菊花晶、菊花露、菊花白酒以及各種以杭白菊為添加成分的滋補品和護膚品紛紛上市,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9、藍印花布
在杭嘉湖民間,藍印花布是一種古老的手工印花織物,它以藍白兩色相配,色調清新,圖案淳樸,工藝簡單,取材方便,深受群眾歡迎。藍印花布的染料用的是山間野草,漿料用的是普通石灰,所以成本低廉,操作簡便,而成品又美觀大方,耐洗耐用,因此得以在民間大是持久地流傳,并在使用過程中形成以下特色:首先是布上有獨特的漿紋,由于全部采用手工操作,這種漿紋自然美觀、無一雷同,為現代任何先進的機械印染所不能模擬。其次是對比強烈,色彩鮮明。所有的藍印花布,不管圖案有多復雜,都只有藍、白兩色;不論什么圖案,都只用比較粗獷的點和短線組成,絕不用長線條。再次是廣泛采用吉祥圖案,使群眾喜聞樂見。最后是可以不斷增添新內容,創作新圖案。近年來,許多有識之士了參與創作了不少市質量的圖案。
10、姑嫂餅
為雙林傳統的特色茶點,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原料選用上白炒面粉,選頂級粗芝麻,上綿白糖過篩飛鹽,過篩細花椒和豬油撮合而成,大體比例是10:10:15:0.1-0.2:0.4。具有香甜適中,略有咸味,油而不膩,入口即化的特點,適合嬰孩和媼叟食用,故為眾人所喜歡。姑嫂餅流傳甚久,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傳說是姑嫂兩人為得病的公婆改善飲食口味,無意之中調制而成的。1929年,在"西湖博覽會"上,雙林沈德大的姑嫂餅獲甲級獎并頒發獎狀獎章;后又參展國際博覽會獲銅獎。此兩枚獎章,過去都嵌在"沈德大"餅鋪的墻門上,抗戰期間,被日軍撬去。
11、荷葉粉蒸肉
“荷葉粉蒸肉”是杭州一款享有較高聲譽的特色名菜。在清末,相傳其名與“西湖十景”的“曲院風荷”有關。它是用當時杭州的鮮荷葉,將炒熟的香米粉和經調味的豬肉裹包起來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鮮肥軟糯而不膩,夏天食用很適合胃口。清香鮮美,軟糯不膩。荷葉粉蒸肉特點;易碼盤整齊美觀、荷葉可涼血解毒、肉酥爛米粉軟糯、味清香肥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