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水地處中國南北交匯地帶,氣候溫和、物產(chǎn)豐富。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加之古絲綢之路的商埠重鎮(zhèn),使天水的飲食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濃厚的民俗底蘊,天水人的飲食口味傳承了秦人,以面食為主,兼容了川人和晉人的酸辣。天水地方美食的顯著特征是口味濃郁、厚重。特色菜主要有蝦醬肉、粉蒸肉、梅菜扣肉等各種天水傳統(tǒng)扣碗子以及雜燴、里脊、清燉、帶把肘子、冰糖蒸菜、猴帶帽等傳統(tǒng)名菜,它們菜形純樸、香味醇厚。
與今天水傳統(tǒng)宴席的精華相比,天水地方風(fēng)味小吃更加真切地反映了天水民俗的底蘊。品種繁多,形式多樣,制作方法精細。打鹵面、漿水面、清真碎面、面魚、呱呱等一大批獨具特色的地方風(fēng)味小吃歷經(jīng)千年,經(jīng)久不衰,充分說明天水的飲食文化具有極其旺盛的生命力,凝結(jié)著天水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精神。
選擇品味天水特色的菜肴和小吃,既可選擇星級飯店就餐,也可選擇到小吃街去品嘗。特色菜價一般在20—30元左右;小吃在2—5元左右。
天水好吃的美食
天水呱呱
呱呱,是天水一帶的一種特殊食品。無論是寒風(fēng)驟起的嚴冬,還是烈日當(dāng)頭的盛夏,總有那紫紅色的呱呱在攤點出售,食客往來不斷,生意格外紅火。天水呱呱的吃法也比較獨特,先將呱呱撕成小片,再配上辣子油、芝麻油、芥末、醬油、食鹽、醋、蒜泥等調(diào)料即可。如果說西北人喜食酸辣,那么天水呱呱可是典型的辣味小吃。若初食者,面對滿碗流紅的呱呱,定會咋舌、冒汗。而當(dāng)?shù)厝擞认惨赃蛇蔀樵琰c,一些男女幾乎“不可一日無此君”。
天水面皮
天水面皮用面粉制成,其做法是將面粉用涼水和成硬團,然后在清水中揉搓,使面粉中的蛋白質(zhì)和淀粉分離。淀粉沉淀后傾去清水,加放食堿,調(diào)成面漿,舀入平底盤上籠蒸熟成片,涼冷后切成粗細長條即可。蛋白質(zhì)則另外蒸熟,切成薄片,隨碗搭配。加上油潑辣椒、精鹽、醬油、蒜泥、芥末,香醋、芝麻醬等調(diào)料,再加一小撮青菜即可食用。天水釀皮具有色艷味美、涼爽利口、噴香解暑的特點,是天水市著名的地方風(fēng)味小吃。
天水撈撈
天水撈撈學(xué)名蕎麥涼粉。蕎麥涼粉是先把蕎麥碾成蕎珍子,去衣后,把蕎珍子用手工碾成粉末,放在清水中浸泡,然后用馬尾編織的細籮過濾,濾出的精華部分入鍋用溫火熬煮,熬成稀粥狀后舀入盆中。冷卻變得軟硬適宜時,即可食用。
天水漿水面
漿水面是漿水作湯,加上蔥花、香菜等制作的一種面條,是天水人民十分熱愛的一種食品。在天水,無論是星級酒店還是尋常百姓家,漿水面都是一道廣受歡迎的小吃。許多遠在他鄉(xiāng)的天水人最思念的就是那碗清涼可口的漿水面。漿水面有清熱解暑、治療疾病之功效,可單獨作飲料。在炎熱的盛夏,喝上一碗漿水,會使人感到清涼爽快,又能解除疲勞,恢復(fù)體力。
天水打鹵面
天水打鹵面最大的特色在于其澆頭中菜品種類繁多,相傳正宗的天水打鹵面澆頭需要準備11種原料,常見的也有八九種。制作時先用烏龍頭、芹菜、木耳、黃花、肉皮、豆腐干、大肉、丸子、夾板肉切成塊、條、片,不帶湯炒成臊子,澆上稠糊狀芡汁。再用麥粉扯面條,面寬2厘米以上,煮熟扯面,撈人大碗中,澆上臊子,調(diào)入油潑辣子、醋、鹽等佐料即成葷大鹵面。臊子中不放肉則為素大鹵面。特點是面寬、臊子大、碗大、臊子稠,與面條緊緊粘在一起,味美可口,充分體現(xiàn)了西北人粗獷豪放的性格。
天水碎面
天水碎面是把搟成又薄又勻的面晾干后,切成長約1厘米的小面片,形狀就如同麻雀的舌頭一樣,煮熟后澆上做好的臊子、再根據(jù)個人口味加上適度油潑辣子、鹽、醋后即可食用。而天水碎面所用的臊子也極為考究,先把炒好的半生羊肉丁放進飯水中,用文火慢煮,等煮出香味來,再配入切成丁、粒與細條形的海帶、榨菜、雞蛋餅和蝦皮等,燴煮成香味濃郁的臊子。食時,在煮好的碎面上澆淋上臊子,放上一撮香萊,調(diào)上醋、鹽、油潑辣子,味精等,香氣透鼻,令人食欲大增,配上切的細碎的小菜,感覺很是愜意。吃碎面時,因面切得非常碎細小,配菜也隨其形以細為佳,故多不用筷子,而用湯匙。
豬油盒
豬油盒以上等精面粉輔以生豬板油、嫩蔥、胡麻油、精鹽等經(jīng)過發(fā)酵、制酥、揉合、烙制、煎炸、烘烤等一系列工序制成,具有酥脆松軟、味香誘人、色澤黃亮、油而不膩、酥而不碎等特點,是甘肅天水的名小吃。
另外,還有天水麻食子、雞絲餛飩、天水?dāng)噲F、秦安麻腐饃、秦安肚絲湯等都是富有地方特色小吃,這些大致以清淡為主。若于夏日清晨或傍晚,于小攤、街邊,仔細咀嚼一番,將是莫大的人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