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屬于徽菜三大風味里的沿淮風味(其他兩個為皖南風味和沿江風味)。沿淮風味以蚌埠、宿縣、阜陽等地的菜肴口味為代表,主要流行于安徽中北部。
沿淮風味的菜肴講究咸中帶辣,湯汁色濃口重,亦習慣用香菜和辣椒配色調(diào)味,有質(zhì)樸、酥脆、咸鮮、爽口的特色。在烹調(diào)上長于燒、炸、餾等技法,代表菜有:奶汁肥王魚、朱洪武豆腐、香炸琵琶蝦,魚咬羊、老蚌懷珠、焦炸羊肉等。
蚌埠的小吃也很出名,主要集中在宏業(yè)二村宏圖商場,淮河電影院,九州大廈,釣魚臺,張公山菜場一帶,口味獨特、品種眾多,以藕粉炒面,炸螺絲,羊肉串,麻辣燙等最受歡迎。
重點推薦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聞名全省的螞蝦街。螞蝦街是蚌埠的一個特色美食街,整條街主打的美食就是大螞蝦。食客在螞蝦街自己動手,現(xiàn)挑現(xiàn)賣,再由店主加入特別料汁炸制而成。螞蝦街的螞蝦味道鮮辣,肉質(zhì)鮮嫩,因為是純粹靠旺火炸制出來,口感特別香,很是美味。
挑選螞蝦的小貼士:
1、螞蝦要挑選爪子小的,爪子大的是公蝦,沒有黃,當然就沒有母蝦好吃;
2、螞蝦要挑青殼的,肉質(zhì)多,殼子小,劃算。
蚌埠美食推薦:
奶汁肥王魚
肥王魚又稱淮王魚、回王魚,僅產(chǎn)于鳳臺峽山口一帶數(shù)十里長的水域,其肉肥嫩細膩,味道極鮮,“勝似松江鱸魚美”,為魚中珍品。
相傳西漢淮南王劉安喜食肥王魚,一次宴眾大臣,因人多魚少,廚師以其它魚混充,被劉安識破,大發(fā)雷霆:“吾一日不能無肥王!”可見肥王魚受寵之程度了。后來此菜流入蚌埠、合肥一帶的民間,并以雞湯煨煮,煮后湯濃似奶,魚肉鮮嫩細膩,味道滑鮮,成為徽菜一絕。
朱洪武豆腐
又名“鳳陽釀豆腐”,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宮廷菜之一,也是沿淮地區(qū)的傳統(tǒng)名菜。
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年號洪武)幼時,因家境貧困靠乞討度日。有一次,他在鳳陽城內(nèi)討到一塊“釀豆腐”,吃后感覺頗有滋味,便經(jīng)常討食。待到登基之后,朱元璋時常想起家鄉(xiāng)風味的釀豆腐,便從鳳陽將廚師請進皇宮當御廚,專做此菜宴請賓客,深得贊賞。
這道將圓形豆腐片夾上雞脯肉、豬瘦肉、蝦仁三泥,下油鍋炸成金晃晃、圓滾滾的油果,再澆上糖醋鹵汁的神奇豆腐,吃起來肉嫩脆香,甜酸別致,清爽可口,也因為我們的朱皇帝而馳名于世、流傳至今。
香炸琵琶
香炸琵琶蝦是淮北傳統(tǒng)名菜,以蝦餡先蒸定型,再裹酥糊沾上芝麻仁炸制而成,因為形似琵琶,尤其是彎彎曲曲的蝦尾猶如琵琶軸而得名。該菜外層酥脆,蝦餡鮮滑,吃時可以花椒鹽,甜面醬相佐,味道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