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直都是人們想去的旅游勝地,廈門的風景優美,獨特的文化。去廈門旅游都少不了要買一些當地的特產。那么你知道廈門的特產有哪些嗎?如果你還不知道的話,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廈門的特產有哪些吧。
廈門的特產有哪些
漆線雕:漆線雕是福建廈門歷史最長的工藝品,早在幾百年前,廈門漆線雕像就馳譽中外,暢銷東南亞各國。漆線雕用精細的漆線,以特殊的制作方法纏繞出金碧輝煌的建筑、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衣飾花紋,尤以民間傳統題材,如龍鳳、麒麟、云水、纏枝蓮等為多。過去,漆線雕大都只裝飾在木本、漆籃和戲劇道具上,近年來,已發展到裝飾瓷器、玻璃上。有的將漆線染成各種顏色,雕成色彩繽紛的圖案,使漆雕人物、盤、瓶、爐、小屏風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如大型漆線雕《陸文龍大戰金兀術》,高1米,長2米。作者發揮了漆線雕獨特的藝術手法,把人物的神態刻畫得細致入微,衣飾、盔甲獨特,采用了高難度的裝飾手法;衣袍上的花紋、線條疏密有致,精巧細膩。
柴燒鐵觀音:柴燒鐵觀音是以紅磚起灶、以祖傳百年的鐵鼎炒制、以相思樹木為燒制用柴,制作而成的鐵觀音,這種柴燒手法制成的鐵觀音,不僅茶葉中能保留淡淡的木柴香,沖泡成茶湯后,其中的口感還更加飽滿,香氣也更加細膩婉轉。
藥酒:“藥酒”,顧名思義是藥材和酒的融合體,是將中藥放在白酒里浸泡一段時間,使中藥的有效成分融于酒中,即成為藥酒。廈門藥酒歷史悠久,有萬全堂、春生堂、固本藥酒、衛元藥酒、月桂補酒、烏雞白鳳酒等品種。藥酒既具有藥的療效,又不失酒的醇香。
廈門珠繡:廈門珠繡是采用晶瑩剔透,色彩繽紛的玻璃珠子和電光膠片,運用傳統的工藝手法繡制出淺浮雕式圖案的繡品,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裝飾工藝品,也是福建廈門的一大特產。廈門珠繡圖案豐富多彩,有靈巧的動物,精美的植物,花花草草,色彩斑斕,栩栩如生。廈門珠繡產品有珠繡拖鞋、珠繡掛圖、珠繡包等100多個品種。
青津果:廈門青津果是廈門知名特產之一,是精選優質新鮮的橄欖為主要原料配以甘草等名貴中藥經特定工藝精制而成,酸中帶甜,咸中有淡,味美醇香,食后有消積解脹,醒酒去膩,止暈抑吐,溫胃增食的功效。
相關閱讀
廈門氣候特點
廈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為20.8℃,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征。每年7-8月份,由于來自太平洋涼爽濕潤的偏南風影響,平均氣溫只有28℃左右,絕對最高溫38.4℃(1953年8月16日);而在冬季的1-2月份,北風或西北風南下時受到廈門北面山脈阻擋,風速減弱,故對廈門影響不大,平均氣溫12.5℃,絕對最低氣溫0℃-1℃(1957年2月12日)。年日照量2276小時,無霜日達360天以上,農作物一年三熟,樹木終年常青,鮮花四季開放。
廈門的每年平均降雨量在1150毫米左右,其中5至10月雨量約770毫米,占全年雨量的70%;2-4月是春雨季節,梅雨季自5月上旬至6月下旬;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秋冬時節不會像北方干燥,夏秋也不會如長江流域那樣的濕熱煩悶。由于太平洋溫差氣流影響,廈門每年7-9月常受熱帶風暴的襲擊,由于氣象預報準確性的提高,臺風的危害正在逐漸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