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素有“泉南佛國”、“海濱鄒魯“的美譽,那大家對晉江特產有哪些了解多少呢?相信很多小伙伴對晉江特產有哪些并不是了解得很清楚,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深滬花生
花生(peanut),原名落花生,是我國產量豐富、食用廣泛的一種堅果,又名“長生果”、“泥豆”等。屬薔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或匍匐,長30-80厘米,翼瓣與龍骨瓣分離,莢果長2-5厘米,寬1-1.3厘米,膨脹,莢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國、埃及等地。可用于制皂和生發油等化妝品的原料。
2、深滬糖芋
糖芋塊莖味甜適口,是佐餐佳品。塊莖中菊糖含量較高,菊糖水解后的果糖,用于醫藥及制作糖果,糕點等。雅津糖芋地上部莖葉和地下部塊莖營養豐富,是優良的家畜飼料。夏秋季節植株頂部遍開盤狀黃花,形如菊,兼有美化宅舍作用。食用方法:主要有洗凈、去皮煮食或熬粥,洗凈后腌制咸菜;曬制糖芋干。而中國吃法為蒸或煮,可選蘸白砂糖,替代糧食用。
3、安海土筍凍
土筍是一種長在海邊沙子里的腔腸動物,學名“星蟲”,身長3~5厘米,五臟俱全,全身都可食用。明·屠本峻《閩中海錯疏》:“其形如筍而小,生江中,形丑味甘,一名土筍。”清初周亮工的《閩小記》:“予在閩常食土筍凍,味甚鮮異,但聞其生在海濱,形似蚯蚓,取涼井水,與土筍一起熬煮,身上的膠原蛋白溶化入開水中成粘糊狀,盛出分別置入小盞,冷卻后成凍,即為“土筍凍”,甘甜可口。”
晉江特產有哪些1
4、深滬魚丸
深滬魚丸是晉江的傳統名點。其形狀有圓、塊狀或魚形。它具有色澤雪白晶亮、下鍋膨脹力強、質地柔軟、入口鮮美細膩等特點,系選用鰻魚、馬加魚等上等魚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一起攪合制成。(晉江)
深滬魚丸是晉江的傳統名點。其形狀有圓、塊狀或魚形。它具有色澤雪白晶亮、下鍋膨脹力強、質地柔軟、入口鮮美細膩等特點,堅韌雪白,不易變質,入口柔潤清脆。因為這里所制的魚丸不但技術較講究,取料也較純真。系選用鰻魚、馬加魚等上等魚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一起攪合制成。另外,用肉骨清湯和油蔥、瘦肉等配煮,熟時,香津適口。
5、福建龍眼
龍眼又稱桂圓。福建是我國龍眼的主要產區,產量占一半以上。福建的同安、晉江、莆田、仙游、南安和泉州等縣市所出龍眼最有名。龍眼營養極其豐富,具有開胃益脾、補血安神功效。
晉江概況
晉江地處福建東南沿海,因西晉永嘉年間,中原百姓避戰亂南遷,據江居住而得名。陸域面積64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95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21公里。1992年撤縣設市,轄13個鎮、6個街道,391個行政村(社區),戶籍人口110.8萬,外來人口130萬,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在全國第5位。主要有幾個特點:
1、歷史名城。晉江素有“聲華文物、雄稱海內”、“泉南佛國”、“海濱鄒魯”之美譽。特別有5個方面享譽中外:①歷史悠久。唐開元六年(718)置縣,至今已有1297年歷史,歷來是泉州府首邑。②海絲起點。宋元時期,晉江“泉州刺桐古港”號稱“東方第一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③文藝出眾。南音、掌中木偶和高甲戲等民間文藝蜚聲海內外。④古跡眾多。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全國唯一、世界僅存的摩尼教遺址“草庵”,世界罕見、保存完好的海底古森林遺址,以及千年古剎“龍山寺”等。⑤人才輩出。晉江自古人杰地靈,歷史上出過11位文武狀元、16位宰相,曾公亮、歐陽詹、梁克家、俞大猷、施瑯等均出自晉江。
2、著名僑鄉。晉江“人稠山谷瘠”,自古有“造舟通異域”的創業沖動,促使晉江人逐漸走向海外,“十戶人家九戶僑”是晉江最大的特色之一。旅外晉江人有3個方面為世人所稱道:①人數眾多。晉江華僑、華人多達300萬,是晉江本土人口的3倍,加上百萬外來人員,故有“海內外500萬晉江人”之說。②分布甚廣。晉江華僑、華人遍布世界58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東南亞最多。③名氣很大。僅菲律賓就涌現出被菲律賓人尊稱為“國父”的扶桑·黎剎,“最高度愛國者”王彬,以及“木材大王”李清泉、“煙草大王”陳永栽等風云人物。
3、對臺優勢。晉江對臺優勢明顯,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①區位獨特。與臺灣一水之隔,距金門僅5.3海里。②血緣相連。祖籍晉江的臺灣同胞100多萬人。兩岸通婚頻繁,僅“兩岸通婚第一村”的晉江圍頭村,就有150名姑娘先后嫁到臺灣島、金門島等地,“圍頭新娘”已成為兩岸一家親的代名詞。③文化傳承。安海的千年古剎龍山寺是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又是臺灣450多座龍山寺的祖庭;臺灣的眾多地名、鎮村名稱與晉江雷同。④產業淵源。晉江不少產業都有臺灣華僑華人的淵源,比如晉江第一家制傘廠起源于臺灣。⑤貿易傳統。晉江金井與臺灣金門一直保持著民間經商貿易往來,特別是兩岸小額貿易十分頻繁。
4、經濟強市。5個方面特別突出:①體量較大,2014年GDP1492.9億元,增長9.8%;財政總收入198.02億元,增長8.33%,其中本級收入114.1億元,增長13.77%;規上工業產值3290.2億元,增長11.2%;固投765.9億元,增長21.2%。②民營主導,全市97%以上企業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創造的產值、稅收、就業崗位都在95%以上。③產業集群優勢明顯。已有7個超百億產業集群(包括制鞋、紡織服裝、建材陶瓷、食品飲料、裝備制造、紙制品、新材料),其中制鞋、紡織服裝產值分別超過1000億、900億。擁有國家體育產業基地、中國鞋都、世界茄克之都等14個區域品牌。④企業品牌眾多。有“國字號”企業品牌137枚,居全國縣級第一,品牌企業專賣店、直營店超過30萬家。47家企業到境外設立商務機構,安踏、七匹狼、九牧王等知名品牌逐步走向國際化。⑤資本運作活躍。擁有44家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縣域首位,總市值超1800億元;“新三板”、天交所、海交所掛牌企業達57家。
5、濱海城市。搶抓被列為全國新型城鎮化試點黃金機遇,主動融入泉廈漳城市聯盟和泉州環灣發展,按照“中國品牌之都、現代產業中心、濱海生態城市”的定位,確立“全市一城,一主兩輔”城市布局,多位一體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越來越美,功能越來越完善,宜居品質不斷提升。①城市骨架全面拉開。2010年以來,策劃實施16個片區改造,累計拆遷1300多萬平方米,370個城建項目全部落地建設,中心城區建成區拓展到10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高到63%。②城市功能日益完善。通過開展城鄉“6+1”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衛生、文體、市政配套、社會福利“五個系列”資源整合,一批主次干道、公園綠地、學校、醫院、養老院等基礎配套項目建成投用,初步構建了“152030”快速交通圈,晉江任何地方15分鐘內上高速,市區20分鐘內到達任何一個鎮,各鎮之間30分鐘內通達,城鄉聯系更加緊密,城市更加宜居宜業。③城市面貌明顯提升。通過持續推進道路拓改、景觀提升和立面綜合整治,順利建成了一批景觀大道、綠色走廊。④城市管理規范有序。扎實推進規劃執行、市政建設、工程管理等15個精細化管理專項行動,嚴格執行容積率、密度、綠地率、退讓、天際線、建筑形態、立面色彩和室外景觀等7個強制性指標,城建品質明顯提升、管理更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