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曾為揚州、合州、南豫州、廬州、德勝軍、淮南西路治所,是兵家必爭之地。那么合肥有什么特產?合肥特產有什么?我們來了解下合肥特產。
合肥特產:
1、羽毛扇
扇子起源于虞舜時期,用于障蔽日,也是權威的標志。古代皇帝用雉羽制作長柄羽扇作為出行儀仗,以顯示王者的高貴權威,后歷朝沿襲不衰,及至清代。在三國,諸葛亮手中的鵝毛扇,則被后人譽為智慧和才干的象征。羽毛扇乃是輕、巧之物,所扇出的徐徐微風,就連年老體弱者、孕婦、產后母子都很適宜使用羽毛扇。
2、巢湖銀魚
巢湖銀魚,古稱“膾殘魚”、“玉余魚”、“白小”、“冰魚”等,素有“魚類皇后”之美譽。因其體細長如銀、透明似水得其名。巢湖銀魚,產于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3、大閘蟹
陽澄湖蟹為什么又普遍稱為"大閘蟹"呢?包笑天曾對這個名稱寫過一篇《大閘蟹史考》,說到"大閘蟹三字來源于蘇州賣蟹人之口。"人家吃蟹總喜歡在吃夜飯之前,或者是臨時發起的。所以這些賣蟹人,總是在下午挑了擔子,沿街喊道:'閘蟹來大閘蟹'。"這個"閘"字,音同"SA",(SA在吳方言中就是水煮的意思)蟹以水蒸煮而食,謂"SA蟹"。這樣的解釋,尚不能盡意。他"有一日,在吳訥士家作蟹宴(訥士乃湖帆之文),座有張惟一先生,是昆山人,家近陽澄湖畔,始悉其原委。"
4、虎皮金桔蛋
將鮮蛋放在水中煮熟,剝殼、油炸后的一種蛋品。虎皮蛋的蛋白經過油炸以后,呈現出深黃色,皮層起皺,看上去形似虎皮,故名虎皮蛋。炸制后的蛋白皮層食之油酥,增進了蛋的風味。制作方法先將蛋煮熟冷卻,剝殼,再投入熱植物油鍋內炸制。當炸至蛋白起皺發黃,即撈出冷卻,再裝入瓶或罐里,并加入適量的調味湯汁,加蓋密封。而后經過高溫殺菌消毒,排出瓶或罐中的空氣,使蛋中原有的微生物被殺死。由于瓶蓋密封,外界的微生物無法進入;同時,由于瓶內的空氣已經被排出,形成真空狀態,瓶內的虎皮蛋就不會發生質量變化,能保藏較久的時間而不腐壞。
5、合肥盛產的麻黃雞、白烏骨雞、三黃雞、紅心芋、小紅稻、喬麥、雪花藕、烤鴨,皆為合肥地方的名特產。合肥廬州烤鴨店制作的鴨油湯包、鴨油燒餅,淮上酒家制作的廬州湯包、肉合餅,被評定為“中華名小吃”。
6、合肥大麻餅、烘糕、寸金、白切,被譽為合肥名特糕點中的“四大名旦”。在地方佳肴中,有享譽中外的曹操雞、李鴻章雜燴等,此類佳肴是有著百年以上歷史的地方馳名菜肴。近年來,合肥的陶永祥花生,小劉瓜子,豐樂種業的甜瓜,長豐縣的草梅等,都已發展成為名聲大、銷路廣的合肥地方名特產。
7、三河大米以其粒大、色潔白、味香而有韌勁享名中外。
8、肥東縣盛產花生,其以粒大、色澤紅潤,味特香而稱譽省內外,不僅暢銷全國各地,而且出口美、日、俄等國。
9、長豐縣是全國瘦肉型豬生產基地。該豬繁殖率高,生長快,適應性強,生命力旺,瘦肉率達45%以上,是全國少有的瘦肉型良種豬。此外,最具地方特色的土特產品還有很多。
10、吳山貢鵝長豐縣盛產吳山貢鵝。該品種鵝原系朝廷貢品,其肉質較普通鵝細嫩,味美,燒、煮、燉、烤、腌食皆宜。鹵制的吳山貢鵝鹵制方法獨特。傳其鹵制秘方傳自吳王夫人史氏的后代,迄今已逾百年歷史。經史氏秘方鹵制的吳山貢鵝,色清正,香濃郁,味道鮮美。歷史上若以活鵝上貢朝廷,需隨活鵝備足吳山當地的水和青草,方可保持吳山貢鵝的特有品質。
11、三十埠西瓜歷史上,肥東縣三十埠西瓜亦頗有名氣。此地所產西瓜,體大、皮薄,瓤紅,雪口甜。俗有“三十埠西瓜紅到邊,甜齁人”之說。
12、水產閨秀瓦埠湖銀魚、瓦蝦、毛刀魚及巢河銀魚、毛刀魚、針尖魚,是合肥地方特產中的著名的水產品。
合肥物產豐富、特產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