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出名的德懋恭水晶餅、冬青木烙花筷、仿唐三彩、臨潼石榴等,以下介紹西安土特產大全:
西安土特產-德懋恭水晶餅
德懋恭水晶餅是古城西安名特風味食品,因其餡晶瑩透亮,猶如水晶而得名。是秦式糕點的代表。水晶餅源于宋代下刲縣,曾與燕窩、銀耳、金華火腿齊名。水晶餅以西安德懋恭生產的最為正宗有名。其成品小巧玲瓏,皮酥餡足,滋潤適口,層次分明,油多吃而不膩,糖重入口滲甜,且以其濃郁的玫瑰和橘餅清香使人見即想食。水晶餅面色金黃,四周雪白,素有"金底銀幫鼓鼓腔,紅色印章蓋中央"的贊譽,被稱為"秦點之首"。
西安土特產-冬青木烙花筷
烙花筷以年輪合宜、樹干粗壯的冬青木為原料。制作時將其解為細股,裁出筷胚,經刮削、車圓、打磨成木筷素身,然后烙花。烙花是加工的關鍵,執烙筆者以手施烙,用準確利落的腕、指力,烙出雅致的山花野草,高山流水等花紋。
西安土特產-仿唐三彩
西安美術陶瓷廠、乾縣工藝美術廠等單位,利用西安得天獨厚的條件,仿制了唐三彩。他們以高超技藝,純依古法的制作工藝,使所產三彩形象逼真、人物富有個性,馬和駱駝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和獨特風格,被視為瑰寶。
西安土特產-臨潼火晶柿子
臨潼火晶柿子是臨潼有名的特產,因果實色紅似火,果面光澤如水晶而得名。又因熟后質軟,外皮火紅,深秋成熟時掛滿枝頭,如火焰般艷麗,所以又叫"火景"。火晶柿子果實扁圓、個小色紅,晶瑩光亮、皮薄無核,肉豐蜜甜,吃起來涼甜爽口,甜而不膩,味道極佳,且果皮極易剝離。
西安土特產-臨潼石榴
石榴是水果中的佳品,石榴花火紅艷麗,芬芳宜人,被選為西安市花。臨潼栽培石榴歷史悠久,石榴分酸、甜兩種。酸型汁多皮薄,籽粒肥大,可貯存較長時間。甜型味道香甜,有"冰糖石榴"之美稱。不論是酸或是甜,臨潼石榴均皮紅個大,皮薄籽滿,味美可口。
西安土特產-三原蓼花糖
三原蓼花糖是三原縣傳統名貴食品。蓼花糖原名"僚(關中方言,"好"的意思)花糖",已有400多年生產歷史。據說清朝時,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來到西安,對地方官員奉獻給她的僚花糖大加贊賞。她見糖的形狀酷似在草原上見到過的蓼花,便饒有興趣地說了出來。后來人們便選用"僚"的諧音,改稱為蓼花糖。
蓼花糖以糯米為主料,配以黃豆、白砂糖、飴糖和芝麻仁等,經過二十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蓼花糖是圓鼓槌形,個大體輕,金黃的表皮上均勻地沾滿芝麻和砂糖,里面是雪白的蜂窩狀糖心,吃起來別有風味。
西安土特產-陜北大紅棗
陜北大紅棗主要產于黃河沿岸的宜川、延長、延川、清澗、吳堡、佳縣、神木、府谷等縣,它以個大、核小、皮薄、肉厚、味醇、油性大聞名于世。棗果餡、油棗、灘棗、木棗、狗頭棗等佳品,均可在西安的農貿市場、主要百貨副食商場選購。
西安土特產-陜西板粟
陜西板粟是一種大眾喜食的果品,與李、杏、桃、棗并列為五果。陜西在周朝就開始栽植粟樹,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陜西板粟主要產于秦嶺地區,尤以長安、鎮安板粟產量大、質量好,素以味美香甜,個大色潤,顆粒飽滿,肉質細膩,營養豐富和易剝離,耐貯存而著名。
西安土特產-中華獼猴桃
中華獼猴桃是中國特有的藤本果種,因"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其名"(李時珍《本草綱目》)。國內有些地區稱為毛桃、陽桃或藤梨等。陜西秦巴山區是獼猴桃的主要產區,年產量居全國首位。
西安土特產-稠酒
西安稠酒是西安特有的古老名酒,釀造歷史悠久。先秦稱"醪醴",北魏稱"白醪酒"。唐代時釀造工藝得到發展,稠酒質量不斷提高,成為人們喜愛的飲品。相傳"李白斗酒詩百篇",所飲即為稠酒。
稠酒因乳白粘稠而得名,酒液中加入桂花后,即為黃桂稠酒。稠酒是選用糯米,蒸熟加曲子酵而制成的一種原汁酒。其色白如玉,清香綿甜,醇厚爽口,具有醒腦提神,舒筋活血,健脾開胃等功效。稠酒類型分為三種:加入中藥的苦型稠酒;勾對時加入甜味的甜型稠酒;既無糖、又無藥,原汁原味的單料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