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鐵、鈾、鋁、鉛、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鉀長石、花崗石、磷礦石、稀土和石棉數百種,其中重晶石儲量豐富,質量居全國之冠、儲量居全省之首。隨州素有“鄂北糧倉”之稱,建有優質大米、優質麥、優質棉、優質茶、菜牛、瘦肉型豬、蜂蜜、食用菌八大商品生產基地;銀杏、蜈蚣、蜂蜜、中藥材、柞蠶等名列全國榜首;銀杏、香菇、茶葉等聞名海內外。
香菇
香菇又名合蕈、香蕈,是著名的食用菌,是天然的綠色食品,具有沁人心脾的獨特芳香。《菌譜》中這樣描述:“肌里玉潔,芳香韻味發釜鬲,聞百步外。”香菇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8種氨基酸中的7種,還含有核酸類物質和多種維生素。香菇本身含有一種天然物質,可以阻礙癌細胞發生,對已有的癌細胞亦有抑制作用。
隨州香菇中的花菇,龜背條紋清晰,菇型圓狀,菌條紋清楚,個大柄短,菇型整齊,味道芳香宜人,是菇中上品。其中“編鐘”花菇曾獲部優產品稱號,新城鎮袋料香菇被譽為“菇中之王”。
“朱皇親封龍慶景,討來國師種香菇”。隨州種植香菇的歷史也已近千年。八十年代以來,以華中農業大學為依托,引進新品種、新技術、以三里崗、柳林為基地,反復試驗,逐步提高,以點代面,逐步普及,現在全區70%的鄉鎮都種植香菇,共有香菇椴500萬筒,年產香菇4600噸,年創產值過億元,三里崗鎮是聞名遐邇的菇鄉。香菇經外貿部門銷往香港、澳門、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1988年,農業部將隨州食用菌(香菇)生產納入全國產品基地。1995年,隨州被評為全國以香菇為主的食用菌先進縣(市)。
黑木耳
黑木耳是著名的食用菌,是我國的傳統出口商品之一,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能調劑人體的新陳代謝,降低血壓,減少膽固醇,預防肝硬化,有“素中之葷”美稱。由于黑木耳本身具有很大的吸附作用,清肺益氣,又被礦山和紡織工人稱為“健康食品”。黑木耳是耐寒怕熱的中溫型菌類,適宜的溫度為20—24℃,隨州曾都區森林資源豐富,氣候條件有利于黑木耳的生長,因此出產的黑木耳色澤烏黑,肉質厚實,味美可口,產品遠銷韓、美等國及國內的沿海地區。近年來,由于出口量猛增,市場貨緊價揚,農民種植積極性提高,總產量已超過8000噸。
白靈菇
白靈菇,又名阿魏蘑、阿魏側耳、阿魏菇。白靈菇肉質細嫩,味美可口,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被譽為“草原上的牛肝菌”和側耳,頗受消費者的青睞。白靈菇營養豐富,據科學測定,其蛋白質含量占干菇的20%,含有17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白靈菇還具有一定的醫藥價值,有消積、殺蟲、鎮咳、消炎和防治婦科腫瘤等功效。白靈菇栽培原料廣泛,栽培技術簡單易行,生長發育周期短,產量高,質量好,是一種非常有開發前景的珍貴食用菌。曾都區、鄰近的廣水部分鄉鎮盛產,年產量2000噸。
銀杏
銀杏又名白果,是世界最古老的孑遺植物之一,被稱為“活化石”,隨州曾都區銀杏素有“四最”之稱,即古老樹最多,有千年以上的古銀杏樹109株,百年以上的銀杏樹4623株;產量最多,隨州曾都區銀杏年產量達50萬公斤,占湖北總產量的60%以上,產量最多的洛陽鎮達30萬公斤,面積最大,現有銀杏樹15600株,幼齡銀杏樹295萬余株,分布在全市225個村;效益最高,行情好時一株銀杏樹一年創產值15000元左右。隨州曾都區銀杏以果核潔白,種仁勻實而享有盛名。銀杏種仁含蛋白質、脂肪、淀粉、糖分、維生素、鈣、磷、鐵、胡蘿卜素、多種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氰甙和白果酚甲等物,既可食用又可入藥。熟食可溫肺益氣,定咳嗽,縮小便,止赤白帶下,搗爛涂于手腳,可治皮膚皺裂。生食能降痰,有殺蟲消毒之效。由于它含有少量的氫氰酸,不宜多食,否則會引起中毒。用種仁醫治酒刺也有療效。近年來,人們還將白果提煉加工后,與膏霜基質精制成高級美容霜,不僅能保持皮膚細膩滋潤而光澤,還能防治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