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十大特產
寧夏枸杞
寧夏枸杞,寧夏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枸杞,別名枸杞果、白疙針、旁米布如。屬茄科。果實、根皮及嫩葉可入中藥。主要分布在寧夏,內蒙古、新疆等地。以寧夏為主要產地,尤以寧夏中寧縣出產的枸杞質量為最佳。是“寧夏五寶”之首的“紅寶”。
中寧枸杞芽
初春枸杞長出嫩苗,嫩苗又稱枸杞頭或枸杞芽,略帶苦味,后味微甜,很爽口,能清火明目,民間常用來治療陰虛內熱、咽干喉痛、肝火上揚、頭暈目糊、低熱等。《食療本草》中記載枸杞頭有堅筋耐老、除風、補益筋骨和去虛勞等作用。
中衛金絲棗
金絲棗,以其優異的品質和豐富的營養聞名于世。掰開半干的紅棗,可清晰地看到粘連果肉的縷縷金黃色糖絲,拉伸延長二三寸而不斷,故名“金絲小棗”。
同心圓棗
同心圓棗其樹冠呈圓頭形,枝具長刺,葉片深綠色,果實呈近圓形。中國寧夏有分布。同心圓棗適應能力強、種植地域廣、具有很強的抗旱、抗寒、耐瘠薄、耐鹽堿等特性;果實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保健功能突出,既可鮮食又可制干。
海原馬鈴薯
海原縣馬鈴薯悠久的種植歷史和栽培經驗,加之當地優越的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為馬鈴薯產業發展提供了資源優勢和潛在比較竟爭優勢。海原馬鈴薯以薯塊整齊、淀粉含量高而著稱。尤其是馬鈴薯粉條、粉絲、粉皮類在風味營養、出粉率等方面優于紅薯,在中原和南方市場也有一定競爭優勢和發展空間。
海原小茴香
海原小茴香是常用的調料,是燒魚燉肉、制作鹵制食品時的必用之品,因其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小茴香的種子是調味品,而它的莖葉部分也具有香氣,常被用來作包子、餃子等食品的餡料。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排除積存的氣體,所以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時胃腸蠕動在興奮后又會降低,因而有助于緩解痙攣、減輕疼痛。
中寧硒砂瓜
由于當地砂礫富含礦物質,同時含有人體必須的硒、鋅、鈣等微量元素,經風吹日曬,逐漸分化,釋放出礦物元素,隨雨水沖刷入土,被植物根系吸收,從而在不施化肥、不用農藥的條件下,生產出甘甜爽口、獨具天然特色的保健食品。由于生產出的西瓜和甜瓜富含硒元素,故名為“硒砂瓜”。
高崖西甜瓜
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高崖鄉草場村地處陜甘兩省交界的北部深山區,有1588口人,人均耕地5.6畝,年均降水量300毫米。這里氣候濕潤、森林茂密、野生動物品種繁多,環境優美。草場村種植甜瓜有近百年歷史,當地農民按照《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特色農產品區域規劃》,依托當地資源優勢,調整產業結構,確立西甜瓜為該鄉的主導產業。
南長灘軟梨子
南長灘軟梨子,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南長灘軟梨子果實近圓形。鮮梨黃中帶綠,青中泛紅,果皮較厚,若藏至冬季凍成黑色“冰球”,融化后果肉則成一包香水,食用時撕破表皮,吸吮果肉,其味如甘露。
中寧蘋果
中寧蘋果有色鮮味濃,含糖量高,肉質細密,硬度大,耐儲存等特點。金冠、元帥、新紅星等品種分獲一九九四年全國林業博覽會金獎、一九九七年全區全區二;興果杯優質獎、一九九八年國家農業部優質農產品獎。聞名中外,行銷全國并遠銷外蒙、俄羅斯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