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十大特產有:陽澄湖大閘蟹、碧螺春茶、蘇繡、太湖大閘蟹、太湖莼菜湯、東山湖羊、吳江香青菜、新毛芋艿、松鼠桂魚等等。蘇繡是我國的四大名繡之一,它以針法精細、色彩雅致而著稱。蘇繡圖案秀麗,題材廣泛,技法活潑靈動。
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又名金爪蟹。產于江蘇昆山。蟹身不沾泥,俗稱清水大蟹,體大膘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膏膩,十肢矯健,置于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風送爽、菊花盛開之時,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農歷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發育最佳。煮熟凝結,雌者呈金黃色,雄者如白玉狀,滋味鮮美。陽澄湖清水大閘蟹,個大體肥,一般三只重500克,大者只重250克以上,最大者可達500克,青背白肚金爪黃毛,十肢矯健,蟹肉豐滿,營養豐富。自古以來,陽澄湖大閘蟹即令無數食客為之傾倒,是享譽中國的名牌產品。
碧螺春茶:
碧螺春茶是蘇州著名特產,我國十大名茶之一。據記載,碧螺春茶早在隋唐時期即負盛名,迄今已有千余年歷史了。由于洞庭山地理環境獨特,四季花朵不斷,茶樹與果樹間種,所以碧螺春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碧螺春茶制作要求很高,早春時期,茶芽初發,芽尖部分,即“一旗一槍”不超過2厘米時采摘下來,經過殺青、烘炒、揉搓等一系列特殊工藝加工而成。茶葉含有的鞣酸,能殺滅多種病菌。近代醫學發現,茶葉具有抗癌功能。茶葉中的主要成分茶素(咖啡堿)和咖啡因,具有提神益智的作用,能興奮心臟,擴張冠狀動脈,因此對心血管有積極防治作用。
蘇繡:
蘇繡是我國的四大名繡之一,它以針法精細、色彩雅致而著稱。蘇繡圖案秀麗,題材廣泛,技法活潑靈動。無論是人物還是山水,無不體現江南水鄉那細膩綿長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傳統刺繡工藝中,蘇繡是最擅長吸取其他藝術精華的品種,它的圖案以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為題材,一般以藍、綠為主色調,體現清雅、幽靜的效果。從人物、花鳥到山水、動物,從靜若處子到動如脫兔,蘇繡呈現的無不是江南水鄉那細膩綿長的人文內涵。而這些美輪美奐的蘇繡都是在上千年的歷史間空中,由一代代繡娘巧手穿引,心手相傳,一針一線創造出來的。
太湖大閘蟹:
太湖蟹是我國有名的淡水蟹之一。肉質鮮嫩,味美,黃多脂肥,歷來被譽為蟹中之珍品。太湖蟹有生殖回游的特性,在江海交界處繁殖,淡水中生長育肥,太湖蟹體形大,青背白肚,黃毛金鉤,完全可與陽澄湖大閘蟹媲美。太湖蟹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核黃素、硫胺素等。藥用價值甚高,能散淤血,舒筋接骨,解毒,蟹爪還有催產下胎之功能。中秋以后,太湖螃蟹性腺成熟,正是賞菊食蟹的好時節,歷來吃蟹有“九雌十雄”的習慣。
太湖莼菜湯:
太湖莼菜素與鱸魚齊名,《晉書》中曾有這增的記載:西晉文學家張翰在北方做官,時間一長因想起了昔日莼羹鱸魚,竟然棄官回了江南故鄉。“莼鱸之思”也成了思鄉戀家的典故。明末清初,太湖沿岸的居民已經會人工培植莼菜,每年自清明至霜降均收獲。目前在冬春季節,則有瓶裝莼菜應市。吳縣花果食品廠的瓶裝莼菜,還獲外貿名優產品稱號。莼菜,嫩滑、鮮美,又有補血、清熱、潤肺、利尿、解毒等等功效。為蘇式菜肴中的著名湯菜,加不同輔料即可成為不同名湯,如前面介紹的“莼菜塘片”外,還有莼菜湯等。
東山湖羊:
東山是湖羊的發源地,養殖歷史已經有800多年。東山湖羊有其他地方綿羊所不及的遺傳價值:成熟早、耐濕熱、耐粗飼、宜圈養、生長發育快、生產性能穩定等優良性狀。尤其是其攜帶的多胎基因,使其繁殖性能遠高于其他單胎綿羊品種。羊肉鮮嫩,營養價值高,凡腎陽不足、腰膝酸軟、腹中冷痛、虛勞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療品。羊肉營養豐富,對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產后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虛畏寒、營養不良、腰膝酸軟,陽痿早泄以及一切虛寒病癥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男士適合經常食用。
吳江香青菜:
香青菜是吳江地方傳統特色珍稀蔬菜品種,已有100多年的栽培歷史,香青菜具有口感柔軟,清香醇正,營養豐富的品質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震澤、八都等鄉(鎮),八十年代以來,中部的盛澤和北部的松陵等鄉鎮也逐年擴種,現已普及全縣,是吳江三大傳統名優蔬菜(大頭菜、小黃瓜、香青菜)中發展最快的一種。小葉香青菜目前基本常年上市,大葉香青菜主要在12月至翌年4月冬春季上市。吳江香青菜主要銷售供應吳江本地、蘇州市、上海市的各大賓館、飯店以及農貿市場,三分之一產品實行訂單生產銷售。
新毛芋艿:
新毛芋艿是太倉的傳統農產品,經新毛區農戶通過對本地品種改良、系統選育而成的“新毛”香籽芋是著名地方品種,以其香味純、質地糯、品質優的特色,深受上海、浙江和江蘇等國內市場的歡迎。芋艿營養價值很高,含有各種營養成分,主要是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每100克中含淀粉17.5克,蛋白質2.2克,比一般蔬菜高,因而芋頭既可當糧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補品,秋補素食一寶。芋艿還富含蛋白質、鈣、鐵、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多種成分。中醫認為,芋艿性甘、辛、平,入腸、胃,具有益胃、寬腸、補中益肝腎、添精益髓等功效。
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又名松鼠鱖魚,是江蘇省蘇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屬于蘇菜系-蘇幫菜,以鱖魚(或桂魚)為主要食材。松鼠桂魚的前身是松鼠魚。清代《調鼎集》中有記載為:取鮪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鯚魚,即鱖魚,也叫“鯚花魚,南方人多稱其為桂魚,取蟾宮折掛之意。據說,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蘇州就有“松鼠魚”了,而這道松鼠魚并非用鱖魚作為食材,而是用鯉魚制作,乾隆皇帝曾品嘗過后,贊其美味。后來,這道菜才逐漸發展成用鱖魚制作的“松鼠桂魚”。
蘇州紅木雕刻:
蘇州紅木雕刻,歷史久遠,自明代起形成造型簡練、線條挺括、做工精良、磨清光亮的“蘇式”風格。加工“蘇式”紅木雕刻制品,木料先要經過干燥工藝處理,并采用傳統的卯榫結構,以控制產品的收縮、變形豁裂。主要產品除床、櫥、臺、沙發等成套家具外,更多的是用于高級臥室、餐廳、書房、客廳等室內裝飾的紅木制品。有盒、盤、座、幾、屏等紅木小件;有用淺刻、浮雕、鏤雕技法制作而成的筒、籠、罩以及人物、走獸、花卉等紅木工藝品;還有筷、印盒、書尊、書簽、線板、茶托等紅木旅游紀念品,大小制品有近千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