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故城縣盛產手工掛面,歷史已有五百余年。半碗掛面半碗湯,將掛面挑起,湯水一體,不見碗中有水;放回碗中,湯水各半,實為別具一格,風味獨特。
▽故城龍須貢面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據故城縣志記載,明朝萬歷年間,恩縣(今山東省武城縣)縣令,將甘陵縣(今故城縣)云街(現故城鄉西南鎮)當時很有名氣的齊福元手工掛面,進貢到皇宮,皇帝品嘗后,十分高興,即封此掛面為“上用龍須風尾貢面”。
為什么叫“龍須尾”呢?原來,這種掛面分兩種,一種圓條細如龍須;一種扁條,形似鳳尾。加上皇帝恩寵,每年進貢200斤,故城龍須貢面也便盛傳開了。
到清末光緒年間,世界各國在天津進行手工食品比試,龍須貢面名列前茅,獎銅牌一枚。三年后在天津又以機制掛面相比試,龍須貢面又一舉奪魁。從此,龍須貢面便盛名中外,暢銷五大洲了。
▽故城龍須貢面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故城龍須鳳尾貢面,選用精粉、精鹽香油、蛋清制作,選料精,配料嚴,且經過配料、和面、行面、開刀、抻面、甩條、晾曬等十三道工序。成品細如絲、空如竹、白如雪、耐如藤,確是一種高級手工食品。
入口細膩柔軟,有筋骨,不發粘,清香可口易消化,一煮就熟、長煮不爛,上頓沒吃完,下頓用開水沖,保持其原樣、原味。它吸水力強,半碗掛面半碗湯,將掛面挑起,湯水一體,不見碗中有水;放回碗中,湯水各半,實為別具一格,風味獨特。
目前,故城貢面的生產品種多樣,有蛋清、蛋黃、雞湯、果汁、牛奶、香油等面種。既是老弱婦幼食用的補養佳品,也是饋贈親友良朋之上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