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勝利南路只是武廟街、四級牌坊街、大十字街等幾條狹小的胡同,到1945年遂將這些小街合并,并為紀念同年的抗日戰爭勝利而定名為勝利路,一直沿用至今。上圖左下角寫著1985年勝利路,這就是30年前的勝利南路的面貌!
勝利南路位于信陽市老城區南部,其中與建設路交叉口的地方為古代信陽城墻的南門,我們現在稱之為小南門的地方在古代就是信陽的南關,提起這條路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是當說起小南門燒烤沒有人會對他不熟知吧。
早上七點多,小編來到小南門,第一感覺有些“失望”,因為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擁堵,就算在勝利南路上的信陽市第七中學門口道路依然通暢。
與“失望”不同的是,小南門小吃店的冷清到是在小編的意料之中,他們“主動”的把客人拒之門外。
路邊的道路上有一些小販,作為自己以及自己一家人的謀生,又可以為他人提供貨源!
當然,在這個時間段上,早餐是必不可少的,熱干面、餛飩、豆腐腦、米線、雞蛋餅等等都在向你“招手”,其中熱干面在信陽發展的最好,受到信陽市民的親睞!
小南門的小吃店門頭上都打著廣告,主打特色的小吃都歷歷在目,只是那緊閉的店門,真是“猶如琵笆半遮面”啊,是不是在挑逗著你內心的食欲呢?
前幾年的小南門確實有點亂,不過現在隨處可見的治安巡邏車,通過“全天候全方位”的巡邏活動,壓縮違法犯罪分子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有效預防違法犯罪活動。
不知不覺,小編又來到了信陽市第七中學門口,學生已經放學了,看著有說有笑的她們,不禁感慨自己從多年前的被關注者已經變成關注者了。
遠處的孩子在勝利南路上結伴而行著,無憂無慮的他們是那么美好,可惜現在的我們在青春年少的時候根本不知青春為何物,直到青春一去不復返了才對青春有了真正的認識。
抬頭看向天空,陽光普照,已經到中午了,而小南門與”熱鬧”這個詞仍然沾不上邊,直到下午都如此,如果把小南門形容成一個人,那么此刻的她在清晨里剛剛醒來,揉了幾下眼睛,朦朧的看著對面的景象!
當夜幕降臨,小編來到小南門,發現一排排的大排檔燈火通明,各家大排檔的大棚里都坐滿了食客,在大棚前的道路上停滿了各種電動車和轎車。
許多市民一般都會約上三五個好友來到小南門的大排檔夜市吃飯,一排排規范的大排檔整齊又干凈,市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健康衛生也得到了保障。
小南門小吃一條街可以說是信陽最熱鬧的美食街之一了,全街基本都是經營的小吃店,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深夜,高吆低喝、悠揚婉轉的話語聲和餐具的碰擊聲,匯成了一曲動人的交響樂。
如果不是本地人來信陽,除了感受雞公山和南灣湖風景區的美景外,小南門小吃一條街是必來消費和消遣的地方。圖為美味的肉串和雞翅!
灌湯包本是開封的特色小吃,好在小南門也有一家主打灌湯包的店,圖中就是店主準備蒸灌湯包。
灌湯包具有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把吃面、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除了燒烤,夜市小吃的品種繁多,味道各異,清真風味和地方特色相溶,有牛雜湯、羊油炒飯、羊蝎子、牛肉辣面等清真風味,也有老信陽人喜歡的烤鯽魚、豆腐串、麻辣燙、石涼粉等。
信陽夜市上的主角——烤魚,別的地方的烤魚就是干烤,信陽的烤魚不一樣的就是用料酒燒,而且烤的種類越來越多,從單一的烏魚,到現在的羊排,鯰魚,黃魚,泥鰍,烏雞,兔子等,味道也是越來越好吃,吃的方法也是越來越多!
去年的時候,浉河區市政管理執法局就對小南門區域進行了集中治理,對小南門區域小吃店鋪統一實行“前廳后灶”的經營標準,取締露天經營的燒烤攤位和占道經營的小吃攤點。如今看來,效果非常不錯,正規了很多!
晚上11點,小南門便結束了一天中最為繁華和熱鬧的場景。空氣中彌漫多種調料的味道開始散去,此時的食客們少之又少。
夜色中的一切都漸漸安靜了,只有遠處的煙酒燈光在不停的閃動著,仿佛一個孤獨的孩子,在你眼前不停的來回跑動,證明著自己的存在。
五星中隊還在加班,看來與宣傳的全天候、長效化的工作機制相符,即白天由小南門區域執法中隊進行管理,下午進行集中巡查整治,夜晚加派人員進行值班,努力將小南門夜市打造成具有信陽特色的小吃一條街。
小南門小吃一條街的交通還算比較方便的,晚上隨處可見的的士,圖為幾個吃貨在享受美食后攔下一輛的士,揚長而去!
看了一晚上的人山人海,腦海里浮現出吃貨們種種的吃相。對于我來說,肚子不爭氣的又餓了,小編來到一家滿是顧客的烤魷魚店,以這個時間點來看,人氣還是很旺的。
小編拿起剛買的魷魚,記錄下本期圖說最后一張照片,假如把魷魚看作當前收獲的果實,那么模糊的景色就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等自己強大了才能看清未來的模樣,不管怎么,至少那里還有一片光明在等著你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