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湖頭水產養殖場,不僅能看到壯觀的捕魚場面,還可以看到工人飼養珍貴的毛皮小動物紫貂、水貂的情景。
貂場建在湖畔,一排排坡形的貂棚架下,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個個鐵籠子似的貂舍。
貂屬于哺乳綱,鼬科,是小巧輕盈、矯健機靈的小動物,模樣酷似黃鼠狼,三角形的臉,寬闊的短耳朵,體長一尺左右,尾巴約半尺長。野生貂大都分布在針葉密林里,以捕捉松鼠、花鼠為食,也捕食小鳥、蛙類,有時也吃松籽充饑。鏡泊湖山區的林海里,有聞名中外的紅松母樹林,最適合野貂的生息和繁殖。
貂皮,在動物皮毛中為佼佼者,人們把它同人參、鹿茸視為東北的"三寶"。它輕柔綿軟、光滑溫暖,雪花落上即化,水珠掉上去隨即滾落下來,有"見風愈暖,落雪則融,遇水不濡"的盛譽。貂皮有好幾種,其中紫貂皮最珍貴,居貂皮之首,人們稱之為"裘皮之王",又因其價格昂貴,也把它視為"軟黃金"。
目前,野生貂越來越少,國家把它列為二類保護動物,絕對禁獵;為了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人們采用人工飼養繁殖。鏡泊湖水產養殖場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飼養了大量的水貂、彩貂和紫貂。
鏡泊湖山區,自古就是貂皮的重要產地,史書《后漢書》言:挹婁出好貂。把《寧安縣志》曰:"所謂挹婁貂,今寧安諸山林多有之,色紫黑皮,甚輕暖......"古時,每年都選出上好的紫貂皮,做為貢品,送往京都。
現在,人們采用科學方法,進行人工養貂,成活率高,數量多,皮毛質量也好于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