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氣吃飯有益健康
傳統中醫十分重視天氣、氣候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凡是干燥的天氣,容易傷腎臟;偏熱偏寒的天氣容易傷心肺;多風和大風天氣容易傷肝臟;寒濕或濕熱天氣則易傷脾胃。同時,中醫又認為調節生活規律,適應四時氣候之變化,能有效地保養身體,防御疾病的侵害。一年四季,天氣、氣候不同,飲食也須有所差異。《飲膳正要》曰:“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秋氣爽,宜食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
具體說來,如何做到“看天吃飯”呢?這里不妨根據氣象要素的具體指標,將天氣、氣候分為幾個類型,再列出對應的較佳飲食及其搭配。
濕潤偏熱天氣(空氣濕度高于60%,氣溫在20-30℃)
我國許多地方的春季具有這種天氣特征。在這種天氣下,人體的新陳代謝較為活躍,很適宜食用蔥、麥、棗、花生等食品。同時還要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如筍、菠菜、芹菜、薺菜等。古人認為:春發散,宜食酸以收斂,所以春季要注意用酸調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春天里的韭菜以它獨有的清香、鮮美,成為千家萬戶的佐餐佳品,而韭菜的營養則可以與一些肉食媲美。
濕潤高溫天氣(空氣濕度高于60%,氣溫高于30℃)
這其實就是我國夏季的天氣特征。此時,人居天地氣交之中,濕熱交蒸,食欲普遍下降,消化能力減弱。故夏季飲食應側重健脾、消暑、化濕,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色澤鮮艷,可適當選擇具有鮮味和辛香的食物,但不可太過。由于氣溫高,不可過多食冷飲,以免傷胃、耗損脾陽;要注意飲食衛生,變質腐敗的食物不可進食,避免引發腸胃疾病,《論語》早就告誡人們:“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
干燥偏寒天氣(空氣濕度低于40%,氣溫在5-20℃之間)
依據我國季風氣候的規律,我國北方的秋季和南方的冬季,大都具有這樣的天氣特征。在干燥偏寒天氣下,“燥邪”易犯肺傷津,引起咽干、鼻燥、聲嘶、膚澀等燥癥,宜少食辣椒、大蔥、酒等燥烈食品,而應多吃一些濕潤并具有溫熱性質的食品,如芝麻、糯米、蘿卜、番茄、豆腐、菱角、銀耳、鴨肉、梨、柿、青果等,多飲些開水、蜂蜜水、淡茶、菜湯、豆漿以及水果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干燥寒冷天氣(空氣濕度低于40%,氣溫低于5℃)
這種天氣在北方持續的時間較長。宜多吃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千金翼方》載:“秋冬間,暖里腹”。我國冬天的飲食習慣的確是多食蛋禽類、肉類等熱量多的食品,而烹調多半采用燒、燜、燉等方法,其中以“冬令火鍋”最受青睞,經久不衰。當然,干燥寒冷天氣下,也必須注意飲食平衡,尤其要注意多食蔬菜(火鍋也要盡可能地“葷素搭配”),同時還要適當吃一些“熱性水果”,如橘、柑、荔枝、山楂等。
其它適宜天氣(空氣濕度50%左右,氣溫20℃左右)。
此時,可供選擇和搭配的食品較多,可以性味中性的食品為主,兼顧個人的飲食愛好。
來源:名希特產網 時間:2023-02-21
關注:
健康飲食推薦
健康飲食排行
- 蚊子的壽命及相關知識小科普
- 說到蚊子,大家都知道夏天的晚上比較多,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到處可以看到蚊子,人們每天都要想辦法滅絕蚊子。
- 關注:14
- 合歡花知識大普及
- 合歡花是一種很漂亮的花卉,很多人喜歡養殖它,其管理方法也不難。合歡花還可以用來泡水喝,價值還是較高的。
- 關注:14
- 活蝦冷凍保存方法
- 蝦是我們常見的水產品,種類很多,包括南極紅蝦、青蝦、河蝦、草蝦、對蝦、大明蝦等。
- 關注:13
- 糖尿病人巧吃水果
- 糖尿病人可以吃水果。大部分水果果糖含量較高,才使水果口感很甜。實際上,果糖對血糖的影響小,需要的胰島素也少。有研究證明,櫻桃、
- 關注:12
- 枸杞品種大盤點及挑選技巧
- 說到枸杞,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種常見的養生食物,平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吃上一些枸杞或者是用枸杞泡水喝,市面上的枸杞品種很多
- 關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