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飲食習慣,或是胃癌的“禍根”
癌癥從建國初期到現(xiàn)在,呈現(xiàn)出了低開高走的態(tài)勢,其病發(fā)率逐年增長,已經(jīng)從最初的少見病變成了常見疾病。
在2020年,我國新確診的癌癥患者就達到了457萬人,而在這些癌癥排行的前五名中,有三種都是消化道癌變,這其中就包括了胃癌!
胃癌是我國第三大類高發(fā)癌癥、第二大類消化道惡性腫瘤,2020年我國新確診的胃癌患者就達到了48萬人。
而由于胃癌的早期癥狀不夠典型、大部分患者是從慢性胃病發(fā)展而來的,因此我國胃癌早期診斷率相當之低;
大部分胃癌患者在確診時,病情就已經(jīng)到了浸潤與轉(zhuǎn)移期,所以我國胃癌的治愈率并不高,2020年因胃癌死亡的患者就達到了37萬人!
也正因如此,臨床一直強調(diào)胃癌預防的重要性,想要預防一種疾病,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該病的病發(fā)原因;
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胃癌病發(fā)與多種因素都有密切關聯(lián),這包括了長期存在的慢性胃病、遺傳基因、不良飲食習慣、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等!
這其中,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單單是增加了患癌幾率,它也是誘發(fā)慢性胃病的根源。
以下幾類食物,或許正在助紂為虐,現(xiàn)在開始遠離,無疑是降低了后期胃癌的病發(fā)幾率:
1、腌制食物:在全球范圍內(nèi),胃癌發(fā)病率最高的國家基本都集中在了東亞地區(qū),比如日本、韓國以及中國等,這些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偏愛腌制后的食物。
腌制食物對胃的傷害可分為兩方面,第一就是高鹽的滲透性可直接造成消化道黏膜損傷,繼而誘發(fā)慢性消化道疾病。
第二,就是腌制食物中含有亞硝基化合物,進入機體后又可轉(zhuǎn)化為一類致癌物質(zhì)亞硝胺。在慢性胃病與致癌物長期作用的情況下,后期患胃癌幾率也會逐漸增長;
2、滾燙食物:在國際癌癥組織發(fā)布的致癌物名單中,65℃以上的食物赫然排在了2a類致癌物行列中,也就是說它可能對機體存在致癌性。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胃粘膜對溫度的感知和接受能力相當有限,如果食物溫度過高,就可造成黏膜的輕度燙傷。
在長期反復進食燙食的情況下,黏膜就會逐漸發(fā)展為炎癥、糜爛或潰瘍、不典型增生等多個問題,隨著細胞受損、修復和分裂反復進行,后期患癌率也會逐漸增長;
3、加工后的肉類:加工肉類有很多種,比如臘肉臘腸、火腿、午餐肉和咸魚等,都是典型的加工肉。
這些肉類都含有極高的鹽分,其本身就會對消化道黏膜造成傷害。
而且,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亞硝基類化合物之外,在肉類被煙熏、烤制的過程中,還會產(chǎn)生其他致癌物質(zhì),這包括了苯并芘、丙烯酰胺等。
有相關數(shù)據(jù)證實,每天攝入50克以上的加工肉類,患消化道風險就會增加10%。
當然,這里需要強調(diào)的是,并不是只要吃這類食物就會致癌,而是它們會增加未來的患癌風險。
不過,畢竟每一位朋友的年齡、體質(zhì)、基因、免疫機能都不相同,所以患癌率也并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只要有風險存在,大家就應盡量遠離,生活中減少食用還是很有必要的。
健康飲食特產(chǎn)推薦
健康飲食特產(chǎn)排行
- 清除蠟燭痕跡的三種方法
- 幾乎家里每個房間都有蠟燭,但不幸的是,有時候燭光會亂串。你有發(fā)現(xiàn)桌布、衣服、或燭臺上有頑固的蠟燭油擦不掉嗎?
- 關注:2233
- 香蕉的9大功效與作用
- 香蕉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水果,幾乎在全世界都可以輕松購買到。雖然香蕉價格便宜且易獲得,但它的營養(yǎng)價值不容小覷。
- 關注:848
- 鮰魚與鯰魚的區(qū)別
- 說到鮰魚,很多人都會把它當作是鯰魚,因為它們的外形實在是太像了,導致很多人總以為鮰魚是鯰魚,其實它們還是有差別的
- 關注:654
- 冷凍魚如何快速解凍三大妙招
- 在家常常因為疏忽,做飯時才發(fā)現(xiàn)魚沒有解凍,那么凍魚要怎么才能快速解凍呢?
- 關注: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