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地綿羊是濱州地方良種羊,具有個體大、耐粗飼、軀體壯、蹄質堅硬、抗病力強、成熟早、繁殖率高等優點,適合長期在低洼潮濕地帶放牧,深受北方地區群眾青睞,目前已被國內十幾個省市引作良畜。該良種羊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肉役兼用,開發前景廣闊。
沾化洼地綿羊,指山東省濱州市沾化縣所產的“洼地綿羊”。沾化縣養羊歷史悠久,是山東省洼地綿羊的原產區。在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培育的基礎上,形成了沾化洼地綿羊獨特的品種優勢。
沾化洼地綿羊的品種特性:
一、無椅角:洼地綿羊軀體比較壯,頭上沒有椅角,性格溫順,適合密集型伺養。
二、抗腐蹄:羊蹄堅硬,適宜在鹽堿潮濕地飼養,也沒有什么蹄腐病的發生。
三、脂尾厚:易貯存營養,適宜季節性放牧。
四、肉質好:塊大型的肉現在已漸漸失寵,洼地綿羊口感、風味好,肉嫩、不油膩,正適合現代人的口味。羔羊屠宰率高,6月齡羔羊的屠宰率高達50%,一只母羊平均就能夠年產優質羔羊肉40公斤以_仁。
五、產羔多:洼地綿羊的繁殖性能特另}{好,公羊一年四季都發情,母羊一胎最少能生2個羔,母羊的泌乳性也很好,乳汁能夠提供給2只小羊,這樣小羊前期生長好,后期上膘也上得快。
六、四0:最特殊的是洼地綿羊母羊有4個0,是國內外比較罕見的品種這也正是洼地綿羊繁殖性能非常高的一個表現。
七、產仔率:一般胎產仔率在2個羔以上,3年產5窩。
八、耐粗詞:冬天吃些爛棉花柴,麥秸、爛棒子秸、亂七八糟的都能吃。
九、生存環境:適合長期在低洼潮濕的惡劣環境中生存,不嬌氣,很受人們的喜歡。
沾化縣養羊歷史悠久,2008年起,沾化縣畜牧局從保護種質資源角度出發,加大了發展洼地綿羊的保護力度,確定利國鄉等5個重點鄉鎮,建立養羊小區和繁育基地,推行標準化生產。同時在群眾中培育養羊大戶,以大戶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養羊一村一品建設。2008年在利國鄉建成占地100多畝的標準化養殖小區,鼓勵群眾走進小區養羊。沾化縣畜牧局2009年從新疆引進了近20只巴美肉羊進行雜交改良。2010年12月份,沾化洼地綿羊通過了農業部的認定,被確定為地理標志保護品種。2011年3月,沾化縣畜牧養殖協會申請的“沾化洼地綿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已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核準注冊,商標專用權期限為2011年3月21日至2021年3月20日。利農牧業有限公司還通過了山東省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
2011年,山東省沾化縣畜牧養殖協會申報的“沾化洼地綿羊”通過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沾化洼地綿羊劃定的產地地域保護范圍:山東省濱州市沾化縣境內的富國街道辦事處、富源街道辦事處、古城鎮、大高鎮、下洼鎮、黃升鄉、馮家鎮、泊頭鎮、下河鄉、利國鄉、濱海鄉、海防辦事處等12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17°45′00″~118°33′00″,北緯37°34′00″~38°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