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口大米產于黃河三角洲一帶,尤以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為多,所產的大米以其顆粒均勻、晶瑩剔透、粘度適中、香甜可口、營養豐富,而成為稻米中的上品,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黃河口大米”,深受市場青睞,消費者的喜愛。
黃河水所含泥沙中,富含氮、磷、鉀等多種化學元素,還有大量有機質。黃河三角洲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而又多集中在水稻孕穗的關鍵時刻。另外,黃河口新淤地含有少量鹽堿,這些都是黃河口大米品質優良的形成因素。黃河口大米還因生長期長(160--180天)、氣候條件特殊,加上選用優質粳米品種和使用黃河水灌溉,形成了黃河入?诖竺转毺氐钠焚|:它晶瑩透亮,膠稠度長,彈韌不粘,甘醇清香。米質堊白較小,米粒飽滿晶瑩,擁有特殊的營養:高蛋白質(≥11.6%),多氨基酸六種以上,富含鐵、鋅、碘、硒、鉀、鈣等人體有益微量元素。
黃河口大米無論蒸、煮皆清香可口,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已譽滿京津,實為粳米中上乘品。因受特定氣候條件的限制,黃河入?诖竺變H在黃河三角洲頂端地帶生產,常年種植面積20萬畝左右,總產8萬余噸。經省無公害農產品標志認可委員會審查,墾利縣的“黃河口大米”獲準使用國家無公害標志。地處黃河入?诘膲ɡh有荒堿地70多萬畝,歷經多年開發,如今全縣水稻種植面積達12萬畝,年產量達4800萬公斤。由于光照充足、生長期長、極少發生病蟲害,“黃河口大米”有質地透亮、光澤好等特點。199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無公害食品”,并上了第十一屆亞運會運動員的餐桌.。
黃河口大米 山東 墾利縣農學會 墾利縣所轄行政區域,轄7個鎮(街道)333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8°15′00″~119°15′00″,北緯37°24′00″~3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