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靜海縣種植金絲小棗已有600多年歷史,近年來,靜海縣委、縣政府以市場為導向,針對當地農業發展現狀,加大對林業結構的調整力度,把經濟林建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致富一方百姓的主導產業,按照“南棗、北果、東景、西林”的發展布局,突出區域特色,狠抓經濟林建設,每年新增棗樹近100萬株,其中唐官屯、西翟莊、中旺、陳官屯、蔡公莊、大豐堆等重點鄉鎮已經成片連方,形成了靜海棗樹發展的優勢和特色。
2004年國家林業局日前公布了第三批中國名特優經濟林之鄉評定結果,經過各地推薦和專家的評審,全國有73個縣(市、區)被命名為“中國名特優經濟林之鄉”。天津市靜海縣以絕對的優勢被命名“中國金絲小棗之鄉”。
2008年靜海縣棗樹種植面積有20多萬畝,年產量可達4500多萬公斤,產值近兩億元,依靠種棗年收入達到10萬元的農民有20多戶,小棗種植已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靜海金絲小棗
天津
天津市靜海縣西翟莊小棗協會
靜海縣西翟莊鎮、唐官屯鎮、中旺鎮、陳官屯鎮、蔡公莊鎮、大豐堆鎮、梁頭鎮、王口鎮、靜海鎮、雙塘鎮、獨流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6°24′00″~117°15′00″,北緯38°35′00″~39°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