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新疆境內(nèi)曾有三大絲城:吐魯番、吉木薩爾和古稱西域“絹都”的和田,盛產(chǎn)著聞名中外的“胡錦”、“西錦”、“拈金番緞”。而今新疆仍大量出產(chǎn)各種綢,如紅如榴火的得哈瓦,有柔韌輕軟的愛夷綢。
特別是圖案獨特的艾德利斯綢,它是維吾爾婦女最喜歡的一種做筒裙綢料。
▽艾德利斯綢地域特點(產(chǎn)品特色)
這種綢上的圖案紋樣,一種說法是古代維吾爾人信奉薩滿教崇拜樹神、水神的宗教意識反映,是由樹枝、水紋演變而來的紋樣。也有人認為是巴旦姆、木紋、梳子紋以及民族樂器變形紋樣。
研究其紋樣以后,都感言之有理。艾德利斯綢有兩大產(chǎn)區(qū):一是喀什、莎車;二是和田洛浦。什、莎車的綢以色彩絢麗、鮮艷著稱,喜用對比色彩,使紅更亮、使綠更翠。圖案細膩嚴謹,
常用翠綠、寶、、藍、黃、青蓮、桃花、紫紅、桔、金黃、黑、白等色。而和田、洛浦的綢則講究黑白效果,虛實變化,紋樣粗獷奔放,色彩簡潔明快,常采用白底黑花或黑底白花或紅白、藍白黑白兼配以小塊金黃、寶藍、翠綠、桔紅做點綴,使色彩簡單而富于變化。
這種綢有鮮明維吾爾民族文化特色和自然地理的特點,充分表現(xiàn)出維吾爾人的審美情趣。